《1890東南亞之王》[1890東南亞之王] - 第二十三章 泗水會議2

劉一鳴覺得自己還是不夠熟悉周圍的人,會議第一部分,討論建立臨時政權,是否建立這一問題上全票通過,所有人都認為需要建立一個政權,但是政體和稱號的選擇上,發生了分歧。
以陳江濤為首的一群人,對政體沒有太大要求,但是要求名字一定要響亮,什麼大南,什麼聯盟,反正要求就是,一聽起來就威武霸氣,響亮。
另一群人以王家為主,王家單純從事貿易,是少有的沒有經營種植園的泗水華人,有三條超過兩千噸的貨輪,還有一千二百噸的客貨輪十來條,主要航線經過印度,die清,日本,馬六甲,巴達維亞等等印太主要城市。這些人的要求就是能夠樹起華人旗幟的同時,不要過分刺激其他人,單純針對荷蘭人就行。
另一群人是以劉一鳴吸收的青年為主,主要是各個基地的帶頭人,但是這一群人的帶頭人是劉一鳴的父親,劉萬華,這群人的出發角度很刁鑽,低調,扮豬吃虎。麻痹荷蘭人,積蓄力量,找機會偷家!
訴求也不相同,陳江濤想奪取更大的權利,最起碼趕走爪哇島上的荷蘭人,並且還要大力發展軍隊,盡全力打敗荷蘭人,接受整個荷蘭東印度殖民地。對於長期作戰,持全力支持的態度,樂觀的認為情況會變好。
王家等人的底線僅僅是有限自治權,在擁有軍事,治理,治安,經濟,等自由權利的情況下,可以放棄主權,成為荷蘭海外領,接受荷蘭本土的稅收,外交,軍事限制等。對於接下來的戰鬥,願意進行有限支持,但是更多的是恐懼,他們認為可以和荷蘭人談判,見好就收,至於長久作戰,失敗的機率更高。
這群人僅僅是傻,本質不壞,只是被殖民多年,對荷蘭人的恐懼已經刻下了,再加上生意人,沒有認清楚合同和條約的區別,天真的認為談判可以解決問題。
劉萬華等人單純沒想那麼多,劉一鳴是不斷給這群人做工作,要積蓄力量,打敗荷蘭人,為華人開拓一片生存空間等等,現在又有突襲泗水珠玉在前,現在就想着示敵以弱,扮豬吃虎,突襲巴達維亞,直搗黃龍。所以這群人要里子就行,哪怕叫荷蘭殖民地城市泗水村村民自治委員會都無所謂。
三個派別,在大廳里吵來吵去,互不認同,陳江濤認為王家太懦弱了,王家認為後面打起來輸贏還不一定,不如見好就收,能夠爭取到自治的地位也不錯,劉萬華就覺得現在最重要的是團結起來,悄悄發展,示敵以弱,偷家,至於打不打下去,立場是一定的,他和陳江濤都認為,荷蘭人不會允許自治領的出現,這讓荷蘭其他殖民地怎麼想?他能自治,那我也要自治。荷蘭人還怎麼帶隊伍?
劉一鳴偏向於劉萬華等人。
最主要的是許輝表示,新的設備安裝完畢後,配合船廠的工具,泗水就有了製造炮彈的能力,子彈炮彈都能自行製造,需要安裝調試和試生產。
大概需要一個月,引信,炸藥,彈殼,便都可以製造,兩個月內能實現量產,另外還有各種工具機的製造,除了荷蘭人留下的老工具機,也能手工生產一部分工具機,半年以內能生產槍,添加一定設備,也能生產小口徑短炮。
「好了好了,我們來協商一下。」劉一鳴看着時間一點一點過去,不得不先開口道。
「陳伯伯,您的意思是要豎起大旗,聚集更多華人。」
「王伯伯是想着能夠低調一點就低調。」
「爹您的意思就是說咱們默默發展,和荷蘭人打太極?」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三人想了一下才說道。
「那行,我大概了解了,那咱們這樣吧,就以華人自治的名義,先和荷蘭人談一談,能談肯定是最好的,我們現在需要時間,不能談,我們也只能應戰。」劉一鳴思索了一下。
「另外陳伯伯的意思是想豎起大旗,聚集更多華人,樹起華人自治區的名義,也可以做到,好處是不過分刺激英國人,英國人也不相信我們,但是它很想看到我們給荷蘭人找麻煩。」
三人都沒有反對,自從劉一鳴從亨利手上接過指揮刀的一剎那,泗水的華人都是支持劉一鳴的,這次會議也讓三人比較滿意,證明劉一鳴並不是不考慮他們的感受的。
「那麼大概範圍就定下了,名字你們決定,現在我們要解決一下軍隊的問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