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地主家的傻兒子》[穿成地主家的傻兒子] - 《穿成地主家的傻兒子》精彩章節試讀子分第2章

第15章

「這……這是傅小官所作?」張文翰豁然站起,手中的摺扇卻沒有再搖。

柳景行已經將兩首詞吟誦完,此間沉寂了數息。

「張公子這是不相信了?」董書蘭淡然一笑,又道:「時五月初五夜,傅小官於下村西山別院所作……我記得張公子在五月初五也曾作了一首清平樂,當時得諸公讚賞,評為端午第一詞。張公子的文采小女子是知曉的,那麼張公子來評評傅小官的這首南歌子.游賞,如何?」

張文翰臉上漸有笑意,手中摺扇輕搖,說道:「在下豈敢不信董小姐所言,只是……這傅公子此前行事確實有些荒誕,也未曾作過詩詞,在下就是覺得很是驚詫。傅小官這首南歌子在下自嘆弗如,是不敢評鑒的。如此看來,這傅小官變化頗大,倒是在下耳目閉塞了。」

柳景行心裏自然不服,他正要說話,卻見張文翰對他擺了擺手:「臨江才子,當有傅小官一席,單憑這兩首詞,在下心裏極為佩服,只是可惜明日便要啟程去上京,少了與傅公子討教的機會……景行賢弟,此後多與傅公子親近,若得傅公子佳作,可別忘了書給為兄,共賞之。」

柳景行沉默兩息,回道:「當如此。」

二人落座,此間眾人多為商賈,對詩詞一事雖有涉獵卻不精通,此刻聽張文翰說來——這意思是傅小官的詩詞比張文翰還要高上一籌了。

有人面面相覷,倒是糧商楊記的老闆楊一山哈哈大笑起來,「傅家主常與我等往來,每每聊起最苦惱之事莫過於其子傅小官,如今看來這傅家小子好像出息了,這是好事。臨江四大才子,張公子是要去上京會試中狀元金鑾殿上面聖的,此後展翅高飛居於廟堂之上,臨江便剩下三大才子,而今傅家少爺既然有此文才,正好填補,恰也說明了臨江之地文風鼎盛人傑地靈。」

「老楊所言有理,如果不是董小姐今日拿出這兩首詞,我等可不知曉,來來來,為我臨江再添一位才子共飲此杯!」

說話的是糧商范記的家主范奎,此刻范奎舉杯,眾人便一番讚歎共飲了一杯。

張文翰覺得這杯酒比毒藥還難喝,但他臉上的笑意依舊,杯里更是滴酒未剩。

「這兩首詞為傅公子成名之作,當傳遍天下。我走之後,景行可否將這兩首詞交於怡紅樓的樊朵兒姑娘——她的曲兒可謂臨江一絕,由她所唱,當不會辱沒了傅公子之才華。」張文翰如沐春風般對柳景行說道。

柳景行心有疑惑,但依然點頭應了下來。

於是,這兩首詞就這樣流傳開來,傅小官的才子之名,也如此這般的傳播開來。

當然,此刻的傅小官並不知道臨江樓里董書蘭為了給他正名,將他的兩首詞拋了出來。

……

一處大宅子,一棵老榕樹,一把新涼椅。

傅小官躺在涼椅上,春秀在旁邊給他搖着扇子,他的手裡捧着一本小冊子——還是家裡的田產,他至今未曾看完。

「秀兒,水。」

春秀將溫涼的茶水遞到了他的手上。

「秀兒,熱。」

春秀去取了冰塊和西瓜,做了一碗冰鎮西瓜端了過來。

「秀兒啊……」

「嗯。」

「以後,這玩意弄三碗,你,我,他——他神出鬼沒的,大家一起吃,才有味道。」

「少爺……」

「少爺說的話,你要聽。」

「哦。」

傅小官覺得那個話很有道理:由儉入奢易。

他覺得自己已經腐敗了,但這種生活真的很舒心。

短短的時間裏,他便已經改變了前世的生活慣性,也漸漸的改變了自己的性格,並開始融入這個世界,努力的扮演好地主家的大少爺該有的樣子。

當然,穿衣洗臉刷牙沐浴這種事,他依然自己辦理,只是在生活上越來越精緻起來。

隨着對那些小冊子的深入了解,他越來越明白什麼叫家財萬貫。

錢這個東西……能夠讓自己更舒服的過日子,當然就得花出去。

重活一世如果當個葛朗台那樣的守財奴,豈不是很沒意思。

「秀兒啊……有時間再去找……七八個婢女,要會做菜的那種,你呢就管好她們,有幾個使喚的你也輕鬆一點。」

「這……」

「還有啊,少爺我以後的產業會很多,我需要找一些靚麗的多才多藝的女子……這個不急,你慢慢物色,如果對方願意,你帶來給我瞧瞧。」

「少爺……」

傅小官擺了擺手,「正經事,不要亂想。」

「奴婢沒有亂想,這多才多藝的靚麗女子……要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