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明朝後,我舉全國之力搞基建》[穿到明朝後,我舉全國之力搞基建] - 第2章(2)

朱由檢點了點頭:「明日令周遇吉帶所部五百軍士帶甲上殿!」

接着,朱由檢就下旨明日早朝。

次日,朱由檢在周皇后的服侍下早早地起了床。

不過,周皇后不知道朱由檢要南遷,只問道:「陛下昨晚似一夜未睡?也未親近臣妾!陛下是有何心事?」

「日後便知。」

朱由檢沒有打算提前告訴任何人關於他決定要南遷的打算,包括他的皇后。

連剛剛來到京城的周遇吉也不知道,因為朱由檢擔心他哪怕提前一刻透露此消息都會導致南遷之事出現差錯。

現在的他必須得萬分謹慎,因為他是在與整個歷史大勢做鬥爭。

當然,歷史上陪他一起自縊的王承恩知道這事,因為他得讓王承恩為自己擬南遷的旨意,但他沒讓王承恩告訴誰。

王承恩雖然內心驚訝於皇帝為何突然這樣做,但他沒有說什麼,因為他服侍崇禎多年,悟出了一個道理,就是為內臣者,當忠誠聽話,無條件服從陛下的一切決定。

但朱由檢沒讓周遇吉與所部軍士出現在殿內,而是藏在了殿後,以免被張縉彥等準備投靠李自成的官員發現自己增加了兵力而都不敢反對自己南遷,而使得自己找不到抄家的理由。

這還是朱由檢第一次上朝,但他現在還沒有心情去仔細體驗上朝的感覺,只是讓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直接宣布了自己要南遷的旨意。

「……朕有愧於北方子民,然闖賊勢大,建奴入關如入自家內苑……為將來振興中華計,不得不南狩以待時機,他日必將北伐,以復北境,告天下北境臣工軍民,朕允諸位自離家園,遷徙南方,仍為大明子民,若不願南遷者,非大明食俸之士,將來複土不追其罪……免天下三餉,並准地方有能為者自辦團練,以守御家園……」

王承恩念完後,文武官員們十分驚訝,他們都沒想到皇帝陛下會突然下旨要南遷,而且還免除了三餉。

朱由檢本來想帶着皇宮內眷和周遇吉等偷偷離開京城的,這樣無疑更安全點。

但朱由檢想到他作為大明皇帝有責任讓全北方的士民知道自己的去向和打算,也有必要讓世人知道自己這個皇帝還在,而且已經去了南方,以避免將來滿清入關侵佔中華時,而導致群龍無首。

所以,朱由檢最終決定還是明旨宣布自己要南遷的消息,並要求將自己的聖旨內容在自己撤離後張貼於京師城門各處以及讓各省地方官將聖旨內容張貼於各地城門。

但同時,朱由檢也藉著此次下達南遷的詔書免除了他即位以來因為遼東戰事與剿匪加征的三餉,以避免貪官污吏再藉此機會盤剝百姓,加劇內部階級矛盾,也避免將來滿清入關後藉此施恩於民,進而收取民心。

而且,朱由檢還准許民間辦團練,發展地主武裝,也算是避免將來他這個皇帝依舊敗了後,還有更多的漢家兒郎有力量與建奴對抗。

但朱由檢這聖旨一宣布後,文武官員皆很驚訝,也很意外。

張縉彥首先站了出來:「陛下,不可南遷啊,天子守國門,君主死社稷,陛下豈能做逃亡君主!何況,如今闖賊只流竄於陝西,而未威脅京師,是故,臣建議陛下啟用成國公朱純臣為京營提督,守宣武門,招募兵馬,整頓京營,如同當年整頓京營建勇士營而擊退建奴一樣!」

朱由檢冷眼看着張縉彥,沒有理會這個已決定投靠李自成的叛臣,只問着其他大臣:「還有要阻止朕南遷的嗎?」

這時候,成國公朱純臣站了出來:「陛下!臣認為大司馬所言甚是,臣願召集兵馬,為陛下守城!」

緊接着,其他官員也有很多站出來吩咐附和,阻止崇禎帝南遷。

朱由檢則道:「非朕想南遷,而是時運如此,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朕他日必會重奪京畿,也非朕一人南遷,而是北方臣民盡皆南遷!朕意已決!諸卿不必再議。」

「陛下!」

這時候,張縉彥突然大喝一聲,然後站了出來,露出其本來面目來,冷笑着問道:「陛下真以為你能南遷嗎?」

朱由檢淡淡一笑:「你還能阻止朕?」

「陛下現在京城中所遺禁軍不過abc ,而有這abc 禁軍盡皆掌於臣與成國公之手,臣與成國公不同意,陛下真以為你出得了京城?」

兵部尚書張縉彥說道。

與此同時,成國公朱純臣也站了出來:「請陛下收回聖意!」

「怎麼,這闖賊還沒打進京城,現在大明就已經不是朕說了算了?」

朱由檢見此冷言問了一句,拳頭捏得很緊。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