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 第9章(2)

讀得固然不錯,但那性子不行!

再怎麼遮掩,允炆往日里看向那些官員、勛貴乃至藩王之時,眼底里的傲慢和高高在上總是遮掩不住的。

那孩子是壓根沒把叔叔們當親戚啊。

一旦將來他真登上那位子了,他的那些叔叔豈能善終?

可笑啊!

當年咱還笑話那李淵,明明有幾個文成武德的好兒子,卻為了立長立賢一事,生生鬧出來一出玄武門。

而咱吸取教訓,順從禮制,雖然獨寵嫡長子朱標。

亦不曾忽視一眾藩王,都是咱的孩子,咱都培養。

可只是培養他們給標兒當助手,將來兄弟齊心共築大明偉業的。

若是標兒還在,將來定會出現治隆唐宋遠邁漢唐的大好盛世。

可如今標兒不在了!

高煜今兒的這番話,算是說到咱心坎坎上了。

不過,哪怕到了這個時候,朱元璋對於朱高煜的話已經信了十之八九了,他還是謹慎的態度,又或者說心有僥倖的問道。

「朱小哥,你……你真覺着那朱允炆會對藩王下手?你從何得知的?難道就只憑你在街市上和他見了一面?」

聽到這問題,朱高煜也不意外,隨即莞爾一笑說道。

「老爺子,您這番話,其實很像我那位皇爺爺的心態!」

朱元璋要不是這麼些年見識過太多風風雨雨,恐怕此刻早已面色大變了。

「正所謂三歲看老,人的性格生下來其實就定下了七八成。」

「剩下的,無非是良師益友的言傳身教了。」

「可偏偏那朱允炆身旁的良師全是腐儒。」

「本就性子執拗、偏激,但內里卻眼高手低、見識淺薄,被這麼一教,徹底成了一個激憤、孤傲的皇孫了。」

「還是那句話,若是此人只是一位鎮守一地的藩王,或許百年之後,儒家都會記得我朝出了一位大家。」

「可若是真坐上了那至高無上的位子,那必定是削藩、造反、兄弟鬩牆。」

說到這裡,朱高煜仿若智珠在握,看透了前方的迷霧一般,微微搖頭一笑。

「其實剛剛老爺子問我那些問題,我為何說你跟我那位皇爺爺想法一樣?」

「那便是因為我那位皇爺爺,對於朱允炆的性子,了解的比我清楚。」

「可他又能如何?」

「說服?勸服?還是抱着僥倖之心,把道路鋪好,把藍玉、傅友德等諸多淮西勛貴殺個乾淨?」

朱高煜此時轉身看着眼前兩位他勢必要掌握在手中的「賢才」,篤定的說道。

「只要我那位皇爺爺還堅持立長而不立賢,那麼他就只有這一條路可選!」

「二位覺着,在下這番話,可有道理?」

朱元璋看着眼前這位長身而立,嘴角噙着一絲笑意,但滿臉都是自信的大孫兒,心中不由得感慨萬千。

從未有人,從未有人能把咱的心思猜到這個份上!

不僅僅是想法,連咱要用到的手段都猜了個清清楚楚!

難道真有人可智多近乎妖不成?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