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兌換裝置在東漢的正確用法》[兌換裝置在東漢的正確用法] - 第八章 再見張伯

王剛回到馬邑縣城,去市場上買些酒肉,來到客棧。
看到青石建造的小房子,禁不住想起自己剛來這裡的時候。
那個時候的時候自己,連吃的都沒有,是這裡的一個老伯收留了自己。
王剛敲敲門喊了一聲。
「張伯」
張伯推開們看到一個將領,腰間還掛着一把佩劍。
雖然沒有穿着盔甲,也英氣逼人。
不敢怠慢,忙說將軍請進。
「張伯,是我王家小哥」
王剛說著,摘掉帽子。張伯這才看清楚,是前些日子在客棧住的後生。後來去了雁門關,曾經託人帶話回來。
現在卻成了一個將領。
「王家小哥?「張伯懷疑的叫了一聲
「哎,張伯」王剛說著上前扶着張伯向著裡屋走去。
王剛安排兩個跟着的民夫去房間休息。自己拿走酒肉來到張伯的房間。
在矮桌上擺上酒肉,找出兩個陶碗,倒上酒水。
在張伯的對面跪坐下來。將他在雁門關的事情大致的說了一遍。至於兌換的事情倒是沒說。
隨後端起陶碗說道
「我王剛能有今日,全賴張伯收留,這一碗酒敬張伯,感謝張伯的大恩。」
張伯端起陶碗說道。
「王家小哥言重了」
說完喝光了碗里的酒,閉上眼睛回味片刻。
「王家小哥在雁門關,也並非長久之計」
王剛聽到張伯如此說,更加相信張伯不是普通人,一眼就看出了他目前的情況。
王剛又給張伯倒了一碗酒。
「還請張伯指教」
「指教不敢當」張伯端起酒碗一飲而盡。
「王家小哥初來此處不清楚其中關鍵,容我慢慢道來」
王剛又幫張伯倒上酒。
「張伯請說」
「前因匈奴人滋事,縣令帶兵剿匪無果,全賴雁門郡而來張司馬力挽狂瀾,保着雁門關不失。」
張伯頓了頓又接著說
「張司馬臨走時候推薦小哥暫守雁門關,縣令也樂得做個順水人情」王剛聽到這裡點點頭,和他想的差不多。
張伯接著說道。
「雁門關是馬邑的門戶,也是馬邑稅收的重要途徑,所有要和外族的做生意的商人,可以不走馬邑城,但是不能不走雁門關,只收
過路費就能養活馬邑城的四百縣兵。」
王剛聽到這裡心裏一沉,他知道雁門關重要,沒想到是重要在這裡。
「那為什麼以前只有五十縣兵駐守」王剛有些不解。
「那是因為雁門關不歸馬邑縣城管轄。」
王剛聽到這裡更蒙了。
張伯喝了一口酒緩緩回味了片刻。
「匈奴分裂,北匈奴逃亡漠北,南匈奴依附漢室,在河套地區休養生息,當今聖上。。」
說到這裡頓了頓,又繼續說道
「當今聖上,為了節制匈奴,設置護匈奴中郎將。下設四校尉。護匈奴校尉,護休屠校尉,護烏桓校尉,騎都尉。」
張伯說著,望向西北方,好像能透過房子看到什麼似的。
「四部校尉每部兩千人,加上中郎將直屬部隊,一共一萬人,總攬并州北部軍事,歸朝廷直屬,駐守各個關卡要隘。當然雁門關也在其中。只是最近朝堂混亂,軍餉剋扣嚴重,四校尉也大大縮水「
張伯喝口酒,繼續說道。
「連雲中,朔方二郡的異族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