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的閱讀量》[更高的閱讀量] - 第一章

因為大部分「網絡小說」就像遊戲、爽文和抗日神劇,「網絡小說」追求的是吸引更多的人、帶來更高的閱讀量、賣更多的書賺更多的錢,所以它們會像遊戲一樣利用人性的弱點和一些特殊的心裏機智吸引你,讓你越看越爽越看越上癮,至於你能從「網絡小說」里得到什麼營養、明白什麼道理,不好意思寫小說的作者從來沒有考慮過這些事。
作為學生,你的時間是很寶貴的,學生時代也是你學習知識的黃金時期,「網絡小說」的目的和性質決定了你會被吸引、沉迷,你的時間會被你白白浪費,你在該學習成長的年紀卻吃下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網絡小說」,多年以後等你再去回味那段讀「網絡小說」的日子,你會發現索然無味、一無所獲甚至還會有點悔恨懊惱。
至於名著,他們能夠經過時間的檢驗,經過無數人的閱讀驗證,依然能夠流傳下來已經證明它絕不可能是一個一無是處的「垃圾」。
當然名著里的思想觀點也不是一定正確更不可能完全適應今天的社會環境,也更加不可能適應今天每個人的口味和習慣。
比如我四大名著,一本都沒有看過。
我第一本閱讀的書應該是《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使我意識到很多時候你苦苦堅守的「規則、秩序、習慣」本身就不一定存在,更加不一定正確。
然後讀了《白鹿原》、《大江東去》、《滄浪之水》、《平凡的世界》等。
當然我已經說過了,每個人的成長環境、口味都是不用的,我是不會推薦你該讀哪些書的。
最後我想說「年輕人就是氣盛,不氣盛還能叫年輕人嗎?」
但是誰又沒年輕過呢?
年輕人的那些想法我們都曾有過,但是今天的年輕人和我們年輕的時候,有很多事是相同的,但是也有很多是不同的。
正是那些不同造就了獨特的「年輕一代」,老師們的話可以聽一聽,自己做決定。
因為只有你們才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才能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那是你的人生,既不是你老師的人生也不是你父母的人生更不是我的人生。
當然年輕人要是真的犯錯了做了錯事,還是要聽一聽老師的建議和父母的意見的。
人生應該放下的是房子、票子、孩子…

待續...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