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親情之間經典散文》[關於親情之間經典散文] - 第1章

①薺菜成了春天的一個符號,最講求新鮮的,現采現摘,現炒現吃。我小時候,母親領我去紫金山踏青,總要隨手拎一把小鏟刀,挎一隻竹籃子,不時蹲下身子,挖路邊的薺菜。這樣的活兒,我也愛搶着干。母親站在一旁,邊誇我眼尖、手巧,邊承諾回家後給我好好地打牙祭。和母親一起挖薺菜似乎比真把薺菜吃進嘴裏更令人陶醉。事隔多年之後,我在異鄉想念母親,頭腦中浮現的,仍是她教我挖薺菜時那年輕的面容與身姿。薺菜,因為我親手挖過,而且是母親教我挖的,所以從感情上,它離我最親近,同時也標誌着一段不可復得的兒時時光。

②海帶被我當作大海的禮物來看待。我之所以熱愛海帶,在於它是我媽媽的拿手菜。小時候,媽媽總是為我一鍋接一鍋地用海帶燉排骨,說是可以補鈣、可以預防大脖子病等等。我感覺,幸福也一點點地融化在濃香的排骨海帶湯里。有人問台灣美食家蔡瀾:「您見多識廣,最好吃的是什麼?」蔡瀾不假思索就脫口而出:「媽媽做的菜最好吃。」這是什麼原因呢?一方面年少時人的味蕾最靈敏,容易產生深刻印象,口味還未被後來的山珍海味搞得混雜;另一方面,媽媽做的菜最有家常味了,尤其那份細緻入微、潤物無聲的愛心,別人根本模仿不出來。還有一點,恐怕也是最重要的:媽媽做的菜,伴隨着我們的成長,而且有時效性,不是永遠都能吃到的。終有一天,它會成為一個美好而悵然的回憶,你出再多的錢也買不到,它是無價的。
③我出門在外整整二十年,每次離開家都乘坐夜間的火車,母親早早就上床睡了,希望我在她睡着的時候再離開。不知道她是否真能睡着,至少假裝睡著了,熄燈後的卧室沒有任何動靜。我探頭看了一眼,隱約看見她蓋着棉被仰面躺着的輪廓,於是在內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