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漸於磐》[鴻漸於磐] - 第18章 託孤義重盡心扶(1)

第十八章
託孤義重盡心扶(1)
有道是:提攜袴中兒,杵臼及程嬰。立孤就白刃,必死耀丹誠。這首詩所提之事正是春秋時屠岸賈蓄意進讒,發動「下宮之難」,欲要憑此誅滅趙氏滿門,並獨攬晉國軍政,後因義士程嬰以及公孫杵臼拚死力保遺孤,方才使得趙氏復又興旺。
話說秦皓軒聞聽馮祚之名,竟自面現異樣,當下委婉相詢道:「足下所提莫非是征虜將軍?」程濯輕嘆一聲,回道:「正是。當年孝哀帝時,並州刺史擁兵作亂,欲要攻入長安。那並州乃是北拒匈奴的軍事重鎮,這刺史手握十萬大軍,朝廷處置不當,匈奴便會趁火打劫,攪得民不聊生。」段峰接口道:「好在馮將軍率軍夜襲叛軍大營,砍了反賊的腦袋,這才沒鬧出羅亂來。」程濯道:「馮將軍不僅有勇有謀,且對大漢赤膽忠心,我跟段峰素來敬慕,便與他結為了生死之交。」
秦皓軒出言探問道:「馮將軍既是忠義之人,九年前孝平皇帝何故降旨,言明他悖逆朝廷,並且誅其滿門?」話到後來,頓了一頓,續道:「聽聞馮氏滿門正是足下親自監斬的。」此語既出,段峰義憤填膺,粗聲大氣道:「這都怪王莽老賊冤枉好人,蒙蔽先帝視聽。」
程濯道:「孝成皇帝並無子嗣承繼大統,孝哀皇帝亦無一兒半女,王莽觀瞧劉衎資質平庸,便立他為孝平皇帝,並將女兒王嬿嫁給了孝平皇帝。自此以後,王莽在朝堂中說一不二,皇上卻無絲毫防備,馮祚將軍常自憂心漢室傾覆,是以曾多次入宮勸諫陛下,敦促先帝專註朝政。」秦皓軒道:「照此說來,馮將軍倒是一位忠臣了。」
程濯眉宇間略現愁雲,鬱郁說道:「馮將軍還安排過兩位天竺高僧規勸聖上勤政愛民,莫要過於貪戀女色,恰是這個緣故,王莽愈發懷恨在心,必欲除之而後快,便設下毒計陷害馮將軍圖謀反叛,攛掇先帝下詔,命我親提千餘兵士,將其滿門拿入天牢。」秦皓軒凝神傾聽,隨後問道:「何謂天竺高僧?」
其時佛教並未在中土流傳,是以罕有人知,但見程濯回道:「那天竺高僧跟我中原黃老、孔孟頗有相似之處。」話到後來,頓了一頓,接着續道:「只因天竺與本朝相距萬裏,是以黎民並不知曉番邦佛法。」
秦皓軒眼見馮祚憂國憂民,便即由衷說道:「馮將軍這般殫精竭慮,卻遭姦邪誣陷,著實促人唏噓。」話到後來,忽而想起程濯甚為珍重那半枚玉墜,接着續道:「鴻漸那孩子正該是馮將軍慘遭陷害之際,被你營救下來的,而他身上所佩的那半塊玉墜,或許正是馮祚將軍的遺物吧?」
程濯兀自追思往昔情景,如此這般隔得半晌,方才說道:「馮將軍有一塊刻着『馮』字的家傳玉墜,他跟鴻漸臨別之際,曾用指尖所發劍氣將那玉墜分為兩半,並將那半塊刻着『馬』字的玉墜留給了這孩子。」秦皓軒不曉當年原委,是以復又相詢道:「馮將軍的武功既這般高強,尋常兵士斷然擒拿不下,想來那伙官軍中定有高手。」
程濯搖首唏噓,說道:「馮將軍並未想過突出重圍。」話到後來,不由黯然須臾,方才續道:「當年王莽手持詔書,命程某親領兵士逮捕馮氏滿門。我本已在提兵之前,遣親隨將此事告知馮將軍,可當我領兵到時,馮將軍及其滿門竟是束手待縛,並未有絲毫抗拒。」秦皓軒奇道:「馮將軍為何不跑?」程濯道:「當初我也甚覺奇怪,後來我跟段兄弟入得牢中探視,也曾這般問過他。」秦皓軒問道:「馮將軍怎麽說的?」
段峰神色懊喪,當下緊攥雙拳,咬牙輕啜一聲,說道:「馮將軍說他要是逃離帝京,王莽那廝盡可下發海捕文書,並拿程大哥問罪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