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唐繼承大統》[回到大唐繼承大統] - 第1章(2)

>

李泰的生母長孫氏,是一位出身貴族世家的名將之女,嫁給李世民,從少年結髮,一起互相扶持,走過了二十三載,生下了三子四女。於情伉儷情深,於政相輔相成,李世民譽之為「嘉偶」、「良佐」。

李泰有着最尊貴、最正統的嫡系血脈,自身又才華橫溢,聰敏絕倫。

可是他年少輕狂,一向目高於頂,上至朝臣下至奴僕,他都不屑於正眼相交。

魏徵、房玄齡這些老臣對李泰不夠恭敬的事都傳到了李世民的耳朵里,為這事李世民在朝堂上大罵群臣,可見李泰平時的為人是有多麼不注重拉攏老臣。

李泰沒有反省過自己,反而仗着父皇的溺愛更加的恃寵而驕。

圍在他身邊的都是些靠着父兄功業的功臣子弟,李治身後卻站着長孫無忌、魏徵、褚遂良等一眾元老級功勛,小家雀怎麼斗得過老家賊?

眼看着李承乾一天比一天驕奢荒逸,他以為只要李承乾一倒,他自然而然的就會成為太子,因為有把握坐享其成,所以沒去爭。

李承乾事敗之後,褚遂良一句「殺子傳弟乃是謊言,魏王意在謀嫡。」便把李泰扯下了神壇,摔進了地獄。

李泰為何會在那麼個關鍵的時間節點,說出那麼令人難以置信的話來?現在的李泰才十六歲,那是六年以後的事,他當然不知道,但是易陽知道。

易陽篤定兩點,要麼是李泰被人帶了節奏又斷章取義,要麼是李泰根本沒說過,就是褚遂良一面之詞,加上李承乾死咬李泰謀嫡和李治佯裝被李泰嚇出了病,李世民才痛下決心貶了李泰,立李治為太子。

李治的成功看起來就像是平白的撿了個大便宜,其實不然,他才是眾皇子中心機最深的一個。看起來他身邊乾乾淨淨,沒有人支持他,正因為如此一眾老臣才鼎力扶他上位,都覺得他老實好擺布。

事實上呢?他即位初期對老臣還好,後來他站穩了根基,一舉幹掉了長孫無忌和褚遂良,朝中再沒有人能牽制他,他真的懦弱嗎?

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以及吳王李恪為了繼承權拼得頭破血流,最終李治消消停停的就拿到了自己想要的,鷸蚌相爭最終的結局當然就是漁翁得利。

易陽的眼中迸射出兩道銳利的光芒,謀嫡不是罪,李泰罪在沒有謀。以李泰的才智,早做二分打算也不至於一敗塗地。

風雨來時,他一沒有準備,二沒有反擊的實力,一下子就敗了個稀哩嘩啦。

怪誰?怪命嗎?一步投胎成了嫡皇子,這命夠好了。怪運氣嗎?寵冠諸王的李泰是李世民的心頭肉,這運氣還不行嗎?

要怪就怪自己,錯就錯在自己身上。自己不該驕橫跋扈,貽人口實給李世民留下自己兇殘的形象,李世民擔心自己會殺掉廢太子和李治,這才是立李治為太子最大的原因所在。

事實上李治上位之後,李世民的十四個兒子要麼被冠以謀反罪處置掉了,要麼在悄無聲息中暴斃,善終者無,到底是誰兇殘?

「哼!」易陽嘴角斜挑,既然我來到了這大唐,那就不能讓這無端被貶、無故早亡的悲劇再發生了。

既然老天給了我嫡次子的身份,我就要做好嫡次子該做的事情,對不起了九弟,這皇位我要了。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