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漢彰武》[季漢彰武] - 第13章 何能問東西(2)

安危,如今郡內十三縣,三縣安置匈奴,兩縣為賊軍所佔,明公又移駕郡治。沖名為太守,實則不過半郡而已,麾下百姓不過萬民,一人一命足顯珍貴,所以我來求見刺史,不過是有一事相求。」

張懿定神問道:「卻是何事?」

陳冲擲地有聲:「沖願盡出西河郡兵,過大河收復二縣!還望刺史首肯。」

這是來要兵權的。張懿下了結論,但他也不是沒有說辭給陳冲擋回去。只見他做恍然大悟,感激涕零道:「陳君原是為此而來!我不禁為西河百姓歡喜萬分啊!」面色隨即一變,露出難色來:「只是陳君初來咋到,不知近況。我身為並州刺史,心中豈能無百姓之憂懼?只是有心無力啊。」

「為何?」

「若要進剿賊軍,共有三難。」張懿靜氣凝神,悠然說道:「西河連年賊亂,又兼有安撫羌胡之任,如君所言,西河十三縣,僅八縣為朝廷所有,且西河窮苦,難以耕種,因此人煙稀少,僅有abc 郡兵。而賊軍全民皆兵,有數萬之眾,精兵也有萬餘,敵眾我寡,此乃一難也。」

「再者賊軍攻佔圜陰、圜陽二縣,兩城居於圜水南北,相互呼應。我曾盡舉並州之軍前去平叛,但兩城雖然簡陋,仍能使我軍首尾難以相顧,且又有親屬匿於郡縣之中,曉我王師行蹤,地利人和盡為賊軍所有,此乃二難也。」

「最後如今朝廷下令,讓我負責徵調匈奴事宜,此為國家大事,事關涼州安危,我必盡全力保證此事,所以不僅陳君從我處拿不到錢糧,我還要從郡內再調些錢糧用以供給胡軍,兵馬先動,糧草先行,陳君沒有糧草,如何平得匪患?此乃三難也。」

說到這裏,張懿頗帶深意地看了陳冲一眼,心中自鳴得意。這些全是實情,便是管仲再世,拿如此情形恐怕也無能為力,正所謂無米難為炊,這個階段想從張懿手中奪權,張懿必是寸步不讓,「熹平龍首」又能如何?

不料陳冲反而露出振奮之色,對張懿笑道:「原來明公還能予沖abc 郡兵,沖原意能要來一千兵馬,便已足矣。明公毋憂,無須錢糧,只需這abc 兵馬,半年之內,沖便能恢復二縣,還望明公成全!」

此言真是大出張懿預料,他面露狐疑地打量陳冲,再三問道:「陳君當真?只要這abc 郡兵,便能盪清這兩縣賊軍?此乃軍國大事,孫子開篇有言: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軍中並無戲言,陳君當真要去?」

陳冲神色自若,對張懿笑道:「明公對我所言有所疑慮,無非是因為之前我曾經諫言天子,對徵調匈奴之事有所異議。但如今詔令已下,我也自當從之,同朝為官,都是為百姓為朝廷,如明公有須陳冲之時,沖萬死不辭!」

言下之意,只要這abc 郡兵,其餘之事他都能讓步。張懿思忖損益,心想既然陳冲已經如此表態,也不要錢糧與其餘郡兵支持,在徵調匈奴之事也不會妄生齟齬,在陳冲要求如此之低的情況下,張懿作為刺史,也不宜與郡守強做姿態。

如此比較,張懿便對陳冲頷首道:「既然陳君一力堅持,那我也不好多加阻攔。誠如陳君所言,邊郡郡兵,一人一命都彌足珍貴,還望陳君再三思量,我便在離石等待陳君捷報。」

陳冲肅然領命,張懿隨即喚來張楊,讓張楊帶領陳冲等人前去點兵。abc 人馬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張楊對陳冲致歉說刺史來得匆忙,就是調兵也需要兩日,陳冲也不急躁,讓張楊幫忙安排,他精心等待便是。

坐上馬車,回想起府內張懿的惺惺作態,陳冲忍不住有些發笑。他瞅見徐庶正在一旁正抽空讀書,正是自己前些日子完成的《國體論》,便笑問道:「元直,依你所見,覺得刺史如何?」

徐庶面色不改,放下書本道:「府君所言,顧左右而言它,口是心非,而胸無定見,人云亦云,庸人之才而已。放在平時,還能暫且維持,放在今日,則必然壞事。老師當敬而遠之。」

此言甚稱陳冲之意,他嘆道:「遍地米蠹,國事難為啊。文長、元直、仁篤,我們只能從頭做起,從每一人、每一事做起,不要好高鶩遠。我們身處西河,而要成於泰山之東。江湖萬裏,時時不可鬆懈啊!」
頂點小說網首發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