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闢大唐成道長,你卻說這是佛世?》[開闢大唐成道長,你卻說這是佛世?] - 《開闢大唐成道長,你卻說這是佛世?》精彩章節試讀子分第3章

第9章

一臉懵逼的昊天玉帝拍案而起,「發生了何事?誰敢攻擊天庭,誰敢攻擊凌霄寶殿,誰敢對朕不敬?」

昊天玉帝出身低下,只不過是道祖身邊點化的隨身童子,得高位之後一直被各方看不起。

封神量劫後,雖然執掌封神榜,號令天下群仙眾神,看似威風八面,但卻也徹底地得罪了聖人。

天庭內部派系林立,明爭暗鬥每日不斷。

這也就養成了昊天玉帝極重規矩且極小心眼兒的性格。

面對突然的襲擊,昊天玉帝怒髮衝冠,他雙目之中神光大盛,掃過凌霄寶殿,「肅靜,眾卿如此這般成何體統?千里眼,順風耳何在,立刻調查出了何事?」

千里眼順風耳立刻運起神通,察看線索,正好就看到正在隱退的氣運金柱最後的餘暉。

兩仙官大驚,連忙向昊天玉帝彙報。

昊天玉帝猛地站起身來,一臉錯愕。

「人族氣運大漲?大唐國運再續?這怎麼可能?」

他眼中神光照向大地,神識巡遊人間億萬萬里。

「氣運如龍?腰斬不見?這是為何?」

昊天玉帝神識照大唐,驚駭無比地發現,自三皇五帝之後,人族那一直不斷衰退,一年不如一年的氣運,居然再一次暴漲。

不,不是氣運量的暴漲。

三皇五帝之後,還是始皇一統天下的氣運大漲,大隋立朝之時氣運如潮,但那都是量上的增長。

漲過之後很快就會再跌落。

就像是一個久病之人,突然奮力餘力掙扎,看似突起勇力,但其實是消耗壽命之舉。

然而此時,人族氣運卻像是久病之人的頑疾有了幾分好轉一樣,量的增長不多,但質上的活性,卻是翻了數倍。

正因如此,才會有氣運金柱直衝凌霄。

昊天玉帝臉色一沉,立刻祭起昊天寶鏡,照三界,查諸界,推演周天運行,氣運變化。

噗!

一口鮮血從昊天玉帝嘴中噴出,染紅了帝袍。

西遊量劫在即,天機混沌,哪怕是聖人推演天機,也會受到天威反噬。

尋常仙神敢看一眼命運長河,敢窺一分天機,都會立刻天威反噬而亡。

昊天玉帝借道祖所賜昊天寶鏡,雖然看到一分天機,卻也受傷不輕。

「李淳風?道教道首?他安敢斬神?」

知道事情緣由之後,昊天玉帝心中又驚又怒。

何為道教?非玄門三教,而是封神量劫之後,三教衰落從而在人間扶持起來的一個不得已的教派。

道教拜的是三清,敬的是天庭,念的是黃庭。

但其實和玄門三教沒有直接的關係。

再說準確一點,道教只是自己覺得和三清有關而已。

封神量劫之後,太清老子自閉門戶,守在三十三重天的大赤天不出門,只留一個善屍太上老君在天庭煉丹。

上清通天被道祖押在紫霄宮禁閉,出不了門。

只剩下玉清元始天尊話事,而元始天尊對人族是完全不放在心上的。

也就是元始天尊發現佛門傳教越發厲害,不但整個西牛賀洲的人族全都成了佛徒,甚至連南贍部洲的東土人族也不想放過,不得不讓道教多少佔些氣運打底的話。

怕是元始天尊會直接發話不承認道教與三清有關。

高傲如元始天尊,怎麼會承認不斷衰落的道教與他有關呢?

「好一個李淳風,敢借三清之名弒神,還把朕放在眼裡嗎?朕安可輕饒?」

「傳旨。」

「道教道首李淳風不敬神,着巨力神前去當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