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讓研究星艦,你造出了母艦》[科技:讓研究星艦,你造出了母艦] - 第6章 當面搶人

其實當時核能實驗室之所以願意招聘陳淵並不是因為看重他的能力。
而是因為當時迫在眉睫,上層迫切希望趕快掌握可控核聚變,於是黃德海開始不惜命似的開展了激烈的核能研究,在這個過程中經常會發生核泄漏事件,可以說當時進入黃德海的實驗室就是等於當炮灰了。
記得當時陳淵同四十個人一起加入了核能實驗室,黃德海第一天就告訴了他們會遇到的危險,誰要是不能接受立即可以離開。.
那會兒包括陳淵在內只有十個人留下來。
而陳淵被分配到了負責觀測核反應過程的小組,當時帶領他的前輩正是宋思思。
至於後來的事就很簡單了,陳淵在核能實驗室裏展現了自己的能力,解決了核能反應時會出現的泄露問題,並得到黃德海的看重。
再之後陳淵跟在黃德海身邊又做出了各種各樣的巨大貢獻,職位也越來越高。
只不過在他進入核能實驗室的三年後,黃德海因為突發急性白血病逝世了。
也是那時陳淵才知道黃德海一直瞞著眾人他被核輻射的這件事。
僅僅是為了不耽誤核聚變實驗他做出了太多的犧牲。
臨死前黃德海將核能實驗室託付給了陳淵,希望他能繼承自己的衣缽完成接下來的工作。
陳淵沒有讓黃德海失望,在他離世後只用了兩年,就讓華夏掌握了可控核聚變技術!
用他的話來說,這是前期無數前輩用鮮血換來的成績,他只不過是一個剛好撿到成功果實的幸運兒罷了。
再之後的事就是他穿越前所發生的了……
一切的遺憾都將化為烏有,既然黃德海能再次站在陳淵面前,他就斷然不會讓前世的事重演。
「你的申請報告我看了,給我的感覺非常不錯,這真的是你一個人完成的嗎?」黃德海激動的問道。
陳淵不假思索道:「嗯,是我一個人完成的。」
黃德海目光流露出讚許,「好啊,好啊,沒想到大國能培養出你這樣的人才,簡直是華夏的幸運!」
潘江拍了拍陳淵肩膀,也是一臉欣慰,「你是個好樣的,你的申請報告不管是從任何方面來說都挑不出毛病,甚至這比我們中科院近些年來研究的結果都要完美。」
「只不過我好奇的是你的申請報告裏所開展的是慣性約束核聚變,這在國際上並不常見。」
要知道目前國內主流的核聚變還是磁約束,也就是托克馬克裝置。比如東方超環(EAST)和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
也就說酒花國那邊所開展的仿星器裝置(Wee7—X)雖和托克馬克有所不同,但本質上也是在利用磁約束。
可以說磁約束是世界主流方式。
至於熱核聚變兩大分支技術另一個路線——慣性約束核聚變並不被看好。
對一個普通人來說,提到核聚變他首先想到的必然托克馬克,再而是磁約束,這已經是老生常談的事了。
只有剩下的部分人群才會了解到仿星器,再一小部分才了解慣性約束。
陳淵又何嚐不知道呢。
前世華夏也是利用磁約束掌握的可控核聚變,那個大型托克馬克裝置還是陳淵親自參與設計的。
可以說當時托克馬克是率先打破了「50年魔咒」的。
但這也讓華夏吃了不少血的教訓。
陳淵不希望這種事再次發生。
磁約束是陳淵前世掌握的技術,慣性約束是他這一次掌握的技術。
陳淵想走一條不一樣的道路。
為了讓潘江不再多疑,他也是平靜的解釋道:「我知道您的意思,目前國內對托克馬克裝置更加成熟,但托卡馬克主要的問題是第一壁的材料,如何長時間約束高溫等離子體,實現可自持的核反應,是當下一直未能解決的事。」
「因為我也沒辦法解決,所以一開始我就沒打算去攻克這個難題,畢竟我不相信自己會比那些研究這塊幾十年的前輩們更熟悉。」
「這倒也是。」這話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