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境:我在德風古道那些年》[苦境:我在德風古道那些年] - 第二十章:渡世之願,疑惑芥蒂盡得解

相較於其他事情,藺重陽更好奇尊佛為什麼來此,對方能找到他這個能夠理解,畢竟實力擺在那裡,但是能找到跟會來可是兩回事。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
「老衲此番乃是受老友請託而來。」
宿何年的目的總體而言有些複雜,但總結一下就是,藺天刑拜託他這個老友順手照顧一下自家小子。
「晚輩多謝前輩。」
聽得對方話語,藺重陽又欠身行了一禮,同時也在心中感慨自家師父的靠譜。
雖然說他覺得沒太大必要就是了,以他現在的能為,招子放亮點走跳江湖完全沒問題。
除非…他親愛的師父跟凌絕頂一樣,找尊佛給他做思想工作,但總體而言他還是儒學的路子,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所以這思想工作多少是有點多餘了。
「緣起緣滅,又何必言謝,儒者對閻羅鬼獄如何看待?」
在這個江湖,哪裡都離不開人情世故,哪怕作為西煌佛界的開闢者,宿何年亦在這個範疇之中。
「尊王攘夷,十世之仇猶可報也。」
閻羅鬼獄這種本身便是戰族,對苦境中原很有想法,同時還上了他的黑名單,於情於理於法,藺重陽都不會放過它。
「儒者便未曾想過,或許鬼獄之中尚有無辜?」
藺重陽這些年做的事情,宿何年也多少有些了解,所以對於老友的請託,他並未完全應下。
不同於劍宗,劍宗那是本心的迷失,而眼前之人只是所學的儒學派系不同。
這種根本上的差別,非是佛法禪機可以解決。
或者說,這便是對方的道途,又如何能夠輕易改換,老友也是關心則亂。
「前輩此言,請恕晚輩難以認同。君子之惡惡也疾始,鬼族所造惡行,罄竹難書,天理難容。」
先拋開尊佛的處理方式不談,就像鬼族這種入侵者,藺重陽相信它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若是殺一個放一個,必定會有漏網之魚,但若是一個不留,或許會有錯殺,但絕對不會有被冤枉的。
他們要為自己所做的一切負責,而且,害死他們的是他們自己。」
而對入侵者,除惡務盡,斬草除根,都是基本素養。
後悔?懺悔?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對吧?
若是不把他們處理乾淨,又如何給蒼生一個交代,報仇嘛,九世不晚,十世不晚,百世不晚,萬世之仇猶可報。
「儒者心中有怨。」
「晚輩不敢。」
「那還是有。」
不敢,非是沒有,宿何年明白,亦能理解,對方對他有怨是必然的。
「晚輩認為,凡是需要讓人犧牲,無非還是當事者太過無能,亦或者私心作祟,總歸而言不是天災就是人禍,都在理解範圍內。」
一邊望着遠方的戰況,藺重陽一邊出言道。
「儒者認為佛是什麼?」
宿何年沒有直接回答,而是選擇以問代答。
「佛?一尊該好好待在大雄寶殿的偶像。」
雖然六天之界上是有神佛的,但這個世界的佛者修的是佛法,信的也是佛法,而非是佛。
他們在走上修行之路的時候,就已經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不會被佛像所限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