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之從永不磨滅的番號開始》[亮劍之從永不磨滅的番號開始] - 第二百九十四章 八路軍第三支騎兵團

陳峰心滿意足的走了,周維漢看仍留在原地的朱大山。
「你也來我這要人來了?」周維漢問道。
「支隊長,當初你可是說過,有多少馬匹裝備,我騎兵營就可以有多少人,還說咱們獨立支隊養得起!」朱大山將之前周維漢許下的承諾又重複了一遍。
周維漢擺弄著趙剛的茶缸子,冷哼一聲:「哼,我是說過這句話,現在也算數!」
「那我匯報一下騎兵營的情況,戰前兵營編有四個連又一個排,僅是戰馬就有465匹,除上馬的戰士之外,還編有42人的輔助兵的一個排,共計507人。
上次攔截日軍的騎兵隊,我騎兵營共殲滅日軍騎兵340名,繳獲了日軍全套的馬匹裝備,馬步槍238支,九六式輕機槍4挺,重機槍2挺,犧牲42人,傷15人!」
聽完朱大山的匯報,周維漢隨即笑着說道:「朱大山啊,你這是像我這擺功勞來了!」
「支隊長,我不是這個意思!」土匪出身的朱大山卻是個耿直的漢子,被周維漢這麽一說,急忙解釋道。
「騎兵不好訓練,原先人多戰馬少,戰士們輪流訓練,靠着從小鬼子那裏繳獲才有如今的規模,現在一下子多出來小四百多匹戰馬,我不能眼睜睜的看着這些戰馬在馬概裏長肥膘不是,這不是浪費嘛!」
「要是重新招收新兵,訓練的時間太長,不如從各團抽調一部分老兵,專門訓練其馬術與劈刺即可,這樣能省很多時間!」朱大山終於道出了此行的目的。
獨立支隊的騎兵部隊能有如今的實力,周維漢是幕後的推動者,朱大山則是明面上的費盡心血的動手之人。
兩人共同見證了騎兵部隊從無到有。
新二團起家的騎兵連的戰馬都是從各處山頭土匪那繳獲來的,勉強收攏了百餘匹戰馬組建了騎兵連。
成立之初連馬刀都沒有配齊,好多戰士拿着大刀,長槍訓練,所用戰馬也儘是中原馬。
相比日軍的東洋大馬,中原馬顯得瘦小,朱大山的騎兵營後來才一步步從日軍那裏繳獲了所謂的東洋大馬。
騎兵是古老而兇悍的兵種,以高強的機動性和衝擊力著稱。這個兵種常常集群出擊,殺個措手不及,步兵若不組成方陣應對,則難有勝算。
馬克沁重機槍的問世,讓游牧民族遍地能歌善舞。
步入二十世紀,隨着速射武器和裝甲載具的普及,騎兵逐漸淡出歐洲列強的戰鬥序列,良馬淪為輜重工具,成為運輸物資及武器裝備的核心運力。
但其實在亞洲戰場上,騎兵依然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兵種,由於當時中國的道路建設還不全面,機動化部隊很難進行大範圍機動,加之中日雙方機械化程度不完善,騎兵相對步兵的速度優勢讓他們依然擁有極高的戰略價值。
日軍對於這一點也有深刻的認識,因此整個二戰期間,其共在戰場上投入了約三十萬匹軍馬。
在抗戰時期,日本保留騎兵部隊作為獨立突擊單位。如果我軍固守工事,那麽日本騎兵就會向兩翼迂迴切斷補給或下馬步戰。如果我軍隊列鬆散或在休整,放鬆警惕,日本騎兵就會以反斜面為掩護,趁我軍懈怠之際發動突然襲擊。
一旦步兵被騎兵整建制地拖入肉搏,將會演變成一場一邊倒的屠殺。
我國士兵則對東洋戰馬又愛又恨,一方面,日軍騎着它殺了我們不少同胞;另一方面,東洋馬在博採西洋之眾長的同時又順應東亞民族的體格。
其長驅疾如電,真堪托死生,是不可多得的良馬。
古時日本的戰馬多為本土出產的矮腳馬,有些馬匹的高度甚至只有1.3米,這些馬的運動能力和運輸能力都十分有限,並不能適應大範圍的騎兵機動作戰。
明治維新時期,日本人開始將目光投放到全世界,他們認識到了騎兵作戰的重要性並看到了日本本土馬匹和其他優良馬種的差距。
為此明治政府開始專門培育馬匹,為了讓日本戰馬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他們沒有選擇從中國進口蒙古馬,而是將目標鎖定在了西洋馬身上。
用阿拉伯戰馬與本土馬雜交,結果效果繁殖出來的戰馬高度下降明顯,第一次育種計劃失敗。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日本政府認為阿拉伯馬並不是最好的戰馬,於是他們花費重金從西方國家購買了盎格魯諾曼戰馬、頓河馬等優秀馬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