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惜衣兮月》[林惜衣兮月] - 林惜衣兮月第73章(2)

只感覺自己猶如小螞蟻一般渺小。
周圍全是等待進城的難民和普通百姓,因為人實在是太多了,馬車,牛車,再加上形形**的百姓,整個城門口被堵得水泄不通。
林惜和衣兮月順着擁擠的人群,慢慢往前移動,走了好半天,才終於走到城門口。
「所有進城的外地難民,每人進城需要上交二兩銀子的進城費,有銀子的都到這邊來排隊,沒銀子不要堵在城門口,一會兒小爺的鞭子可只是認錢不認人。」
佩戴長刀的護城軍,手裡拿着一把黑色的馬鞭,站在人群中,高聲大喊。
剛才還熙熙攘攘的人群,瞬間變得安靜下來,一些衣衫襤褸的難民,看了一眼護城軍手裡的馬鞭,不再往前擠,而是去城門口兩側的城牆下蹲着。
因為城牆下現在全是陽光,也暖和一些。
這個時候林惜才發現,原來城門口兩側的樹林里,已經聚集了無數難民。
有些難民應該來這邊有段日子了,他們在樹林中甚至還搭建起簡易的帳篷來。
在排隊的時候,有些難民妄圖混在人群中,不教銀子就矇混過去。
但城門那麼長,他們哪裡跑得出去,往往是跑一半就被抓回去了。
而被抓的那名全都少不了一頓毒打,在本就吃不飽的情況下,再挨一頓毒打,能不能活到今年開春都難說。
前後排了小一個時辰,林惜和衣兮月兩人才終於進入水臨城。
在進入水臨城的那一瞬間,林惜看着眼前繁華的城池,心中感嘆這才是她心目中古代城池。
街道上一個難民都沒有,甚至連一輛牛車都沒有,基本都是馬車,轎子居多,而且走在街道上的所有人都衣衫整潔。
林惜只站在街道上就看到好幾個衣着華麗的年輕婦人結伴走過。
林惜猶如進城的村姑一般,一雙眼睛感覺都不夠用了。
水臨城的建築也要比長泰縣更加宏偉,長泰縣那邊最好的也只是兩層小樓,到了水臨城這邊,只主幹道上,放眼看去,就有不少樓是四五層的。
甚至往城中心看去,還能隱約看到一座高塔。
「媳婦,咱先去那裡。」
衣兮月也被眼前的景物給驚呆了,站在這麼繁華的街道,他只感覺自己胸口鼓鼓脹脹的。
有一個想法突然湧上衣兮月的心頭,他想把整個水臨城送給林惜。
以前衣兮月只想着把最好的東西給林惜,但是這個最好的東西是什麼,他卻沒有任何概念。
不過現在看到繁華的水臨城,衣兮月明白他想送給林惜什麼了。
「我們先去賣蘑菇吧,走找的地方把馬車拿出來。」
林惜說道。
兩人詢問了一下東市的位置,找了一個沒人的衚衕先把馬車拿了出來。
林惜整理了一下馬車上的貨物,兩人趕着馬車直奔東市。
早晨人最多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中午出來採買的人比較少。
林惜交了100文錢,在東市得了一個小攤位,她讓衣兮月把貨物卸下來,她則先去市場里轉悠起來。
水臨城這邊的菜,主要還是以乾菜為主,大多有一些儲存比較好的蘿蔔之類的。
至於綠色的青菜,全都是乾的,沒有新鮮的。
蘑菇就更不用說了,干蘑菇都很少。
看來水臨城這邊的百姓,也是不擅長冬天種植青菜。
林惜打聽了一下價格,倒是跟長泰縣差不多,糧食便宜一些在150文一斤,蘿蔔就算貴也只要200文左右,至於乾菜那就更便宜了一般都在200文以下。
林惜心中感嘆,果然是大城池就是不一樣,他們那邊遭災的時候,這邊應該也沒跑。
但這邊官府肯定立馬做出有效的反應,把災難降到最低,而不是像他們那邊一樣,什麼都沒人管。
最終林惜的蘑菇掛了260文一斤的牌子。
衣兮月已經不是第1次跟林惜一起出來賣蘑菇了,等林惜把牌子掛出來,他很是賣力地吆喝起來。
整個集市獨一份的新鮮蘑菇,立馬引來不少人圍觀。
水臨城的大戶人家多如牛毛,200多文一斤的新鮮蘑菇雖然聽起來價格挺貴,但依然有很多人一買就是一竹筐。
剛開始林惜還擔心中午買蘑菇的人比較少,但前後不過半個時辰,林惜這一車蘑菇竟然被搶購一空。
看着身邊的空竹筐,林惜心想要不她用空間種點青菜換錢?
這賣得也太快了一些?
不過轉念一想,如果她立馬再拉來一車青菜,怕是會立馬引來有心人的惦記。
為了幾兩銀子,給自己找一堆麻煩事,還是算了吧。
「媳婦,咱逛逛集市吧,這邊集市都中午了竟然還不收攤,我看集市有很多賣小吃的。」
衣兮月眼睛亮亮的說道。
美食可比銀子有吸引力多了。
「行,咱也去逛逛。」
兩人一人背着一個背簍,順着集市溜達,遇上稀罕的小吃,就停下步子買一點嘗嘗。
就這麼溜達到藥材市場,兩人硬生生吃飽了,背簍里也放了不少東西。
「媳婦,你要賣藥材嗎?」
衣兮月問道。
「對,咱先看看藥材價格。」
藥材市場相對其他地方比較冷清,總共也沒幾個人走動,林惜轉悠了一圈,選了一個婦人所在的鋪面打聽藥材價格。
她還特意拿出六味藥材來給婦人看,看她這邊給的價格如何。
這一對比,林惜嚇了一跳。
普通藥材一兩銀子一斤,稍微好點的藥材就要2兩開外了。
象紫雲參那種品階的,有價無市,基本一棵都要好幾百兩,上千兩了。
至於九葉靈芝,估計這種小鋪面都不敢接。
想想林惜以前20文一斤收新鮮的藥材,一兩銀子一包治療風寒的葯,那真是便宜到家了。
水臨城這邊的藥材才真是貴出天際。
林惜不用去醫館問,都知道她那些配好的治療風寒的葯,一包肯定不會低於5兩銀子。
至於竹筒凍瘡膏,怕是能賣到一兩銀子一個。
想到這裡林惜感覺就算隔幾天往水臨城跑一趟她都願意啊,這邊的銀子簡直太好賺了。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