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她兒媳》[女主她兒媳] - 23. 第二十三章 好得能穿一條褲子

這次所見的畫面很短,大都是莊子裏的生活場景,出現的主要人物也只得沈姑母和幾個臉生的丫頭婆子。但所透露出來的信息卻是足以讓人驚異失聲的。
姑母沈傳茵要比沈侍郎小兩歲,但成親卻比兄長更早,挑的是洛北首富家的獨子秦立業,當時沈家還未發家,這門親事倒也相宜。
到此就不得不好好說說原主的娘家了。
沈家並非貴戚權門,祖上雖做過大官兒,但那都是早八百年前了,到原主的祖父,也不過是個八品的挈壺正。
所謂的挈壺正,即是在欽天監掌漏刻孔壺,擊鍾鼓報時的,實打實的小官兒。
但她祖父是個好運的,在慶明帝還是任人欺辱的幼小皇子的時候,她祖父曾意外救過他的命。後來慶明帝上位,清算自己的功苦,原主的祖父也就被扒拉了上去。
原主爹沈萬川也爭氣了,當年就一舉考中了進士,雖非三甲,但勝在年輕,放在科考界也算是了不得的了。
沈家至此在京裏才算露出了頭,勉強算個小新貴。裕和郡主也就是那個時候和沈萬川相識。
後頭明王府給裕和郡主招婿的時候,也就相中了這一家,想着裕和郡主性子軟,挑個身份低的,自己扶持着,能捏得住,好過把女兒送到高門大戶裏拉扯受罪。沈家祖父祖母自然是高高興興地應了這門親。
而那個時候,沈姑母早就已經出閣了。是時下少有的妹妹比哥哥先成家。
沈姑母和秦姑爺成親的時候,原主還連影兒都還沒有,十六年前秦姑爺身故,沈姑母和僅有四歲的秦蘭月弱女孤兒守不住家產家資,差點被那些親戚欺負得投河自盡,還是沈侍郎親去了一趟洛北,將沈傳茵接回了沈家來。
當時原主也才只是個一歲幼兒,這些往事都是後來裕和郡主閑話時告訴她的。
而沈姑母這一住,至今已經十餘載了。
沈姑母寡居多年,她想開啟第二春這很正常,明裏也好暗裏也罷,沒什麽不行的。
沈雲西不是古人,倒不至於為此而詫異,對這指指點點的。但……沈雲西往還在底下和衛家兩個公子交談寒暄的沈侍郎看了看,輕抿了抿唇。
她的異能雖然愛抽風,卻從不無的放矢,每每發動,總要生出事端來的。
沈姑母這個孩子怕是不簡單。
穿堂而過的涼風和秦芙瑜不悅的喂聲將沈雲西拉回了神。沈雲西連個眼風兒都沒施捨給秦芙瑜,只向沈傳茵喚了聲:「姑母。」
她有心想獲取更多的信息,便沒掙開沈姑母拉着她的手,想看看會不會再次觸發異能。
「朝朝,你剛才發什麽愣呢。」沈姑母說話行事總帶著股子撒嬌的味兒,她年紀雖不小,但做起來卻不違和,只要不主動說,誰都看不出來她是三個孩子的娘。
「娘,你和她說什麽!你又不是不知道她是怎麽對長姐的!」秦芙瑜氣得不行,「那話本子……」
「那話本子寫的又不是月姐兒,你鬧什麽。」沈姑母立馬打斷她,佯裝生氣地瞪了她一下,才又沈雲西笑說道:「朝朝,你說是不是。」
沈雲西不動聲色地正看了她一眼,她這姑母看起來不通世事,活像個小姑娘似的,但也只是看起來而已。做娘的到底是做娘的,比做女兒的曉事多了。
「姑母說的是。」沈雲西無所謂地點點頭。
秦芙瑜可不知道自家娘的良苦用心,她看這姑侄二人好聲好氣的,惱得一張臉緋紅。
沈姑母拉着沈雲西要去找秦蘭月,沈雲西拒絕了,她和沈姑母挨在一起這麽久,異能都沒反應,估計是觸不出什麽有用的東西了。
正巧這個時候二夫人叫她:「三弟妹,你站在這兒偷閑呢,還不快過來搭把手。」
沈雲西當即就去了,只讓個小丫頭給沈傳茵她們帶路。
沈姑母跟在領路的丫頭後面,點了點秦芙瑜的額頭,嬌怪道:「你啊你,生什麽氣,你也不小了,要沉得住氣,不要一說話就叫叫嚷嚷的,不好聽。」
秦芙瑜不以為意。
沈姑母又哎呀地打了她一下,噥噥道:「那話本子才消停了些,好容易被駙馬和長公主的蓋過了,你又舊事重提。還想不想你姐姐好過了。」
秦芙瑜對母親息事寧人的態度感到慍惱:「事情就這麽算了不成,長姐的委屈白受了?!」
「年歲還長著呢,你們這些年輕人就喜歡爭一時之氣。」左右都是國公府的人,沈姑母便更壓低了聲音,「你姐姐是這家裏的主母,如今有了兒子,又得丈夫喜歡,這國公府到後頭還不是你姐姐的。
你再看她。丈夫是個沒本事的,自己又得罪了太子,一時得意又如何,一輩子做到頭了也就是個三夫人,有什麽必要和她爭的。有時候不爭可比爭來得好,主動去挑弄反而落了下成。」
沈姑母如是說。
她到正院見了大女兒秦蘭月,又把這般類似的話說了一遍。
秦蘭月對母親的話慣來信服,想想她娘這些年,一個外嫁女寡婦,能叫成了家的兄長多番照拂偏袒,不就是面對那夫妻二人的時候從不爭斤論兩嗎。
有親母開解,秦蘭月終於浮上笑顏,心頭開朗了不少,連連稱是。
沈姑母在莊子裏待了大半年,她們母女三個已經很久沒有好好說話了,邊說閑事邊逗弄衛九,一家合歡,直到前頭下人說要開宴了才一齊出去了。
..
沈雲西這會兒正坐在席上,沐浴著那些夫人小姐們的滿含複雜的視線,順便聽周圍人擺說京裏這幾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