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電腦,我能操縱億萬太空戰艦》[融合電腦,我能操縱億萬太空戰艦] - 第十四章 產業升級

有了發電廠、鋼鐵廠和金屬處理廠,陳岳距離最終的目標,機械人組裝廠,終於沒有了阻礙。

機械人組裝廠的最主要生產工具其實仍舊是機械人,只不過是定製化的機械人。它們不需要移動,只需要固定的呆在一個地方,執行固定的零件組裝工序即可。

陳岳原本想着造一條流水線出來,但權衡現實之後,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流水線倒是勉強能造,但……哪兒來那麼多零件啊?

現在所有的零件都得定製化,根本沒有專門的工廠。造流水線根本沒意義。最終還是得將零件一股腦兒的運過來,然後組裝機械人就像做手工活兒的老大娘一般,一個零件一個零件的去安裝。

這種機械人對於智能化的要求程度很高。畢竟這些幾人得自己判斷零件的位置,以及此刻的組裝進程,制定幾乎每一台都無法標準化的組裝流程,等等等等。

這種智能程度的機械人,陳岳敢說哪怕最先進的地球組裝廠都造不出來。但在這裡卻絲毫沒有關係。

陳岳直接操縱組裝機械人去工作就是了。反正他可以一心千萬用,此刻又有太多的算力在空置。

最終,機械人組裝廠耗費了半個多月的時間便完成了。

承載了陳岳厚望的機械人組裝廠同樣沒有廠房,同樣是露天的。

它的外形看起來像是一個大檯子,長和寬分別為十米和八米。這樣一個高達八十平米的大檯子上面,安裝了幾十個固定式多臂機械人。在多臂機械人旁邊,則擺放着一堆一堆的零件。

一台機械人需要約一萬多個零件,種類總計超過三百種。於是每一種零件便在操作台上堆了一堆,總計堆了三百多堆。

多臂機械人那長長的手臂便在不同的零件堆上移動着,從這堆里取一點零件,從另一堆里取點零件,組合起來,一台機械人便慢慢的成型了。

機械人組裝廠的產能發揮到極限的話,約莫是平均每天製造十台機械人。但此刻限於原料供應不足,平均每天只能生產四台。

現在便是第一台機械人下線的時刻。

經過諸多機械臂組裝完成之後,內置芯片被順利激活,下一刻,它便通過無線電與陳岳取得了聯繫。

來自陳岳的命令滾滾而入,精確調控着、感知着機械人體內的每一個傳感器,每一個控制器。

這台全新的機械人慢慢直起了身子,緩緩抬起了四條腿之中的一條,從操作台上走下。之後,面對附近已經被平整了的木衛五地表,那四條腿又蜷縮起來,變成了輪子,歡快的向前方駛去,匯入到了機械人大軍之中。

「這是第一台通過工廠製造出來,而不是通過我定製化生產出來的機械人。」

陳岳默默的想着,心中有些感慨。

「機械人的生產效率會越來越快的。總有一天,我手下要有一億台,十億台,甚至百億,千億台機械人。」

這四個工廠終於全部完成,且順利投產。

接下來的一年時間之中,陳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