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劉備偷聽我心聲,也成苟神》[三國:劉備偷聽我心聲,也成苟神] - 第11章

劉備走近水井,看見有五色毫光在水裡漾動,連忙吩咐親隨打撈。

從井裡撈起一具婦人屍首,宮樣打扮,脖子下面掛着一錦囊。

取下錦囊看時,只見裏面有朱紅小匣,用金鎖鎖住了,撬開鎖啟匣查看,果然有一玉璽在裏面。

我哥得到玉璽了!

這玉璽本身就是無價之寶。

有人說玉璽是和氏璧做的,有人又說是秦始皇命玉匠孫壽選用上好藍田白玉雕刻而成,不知哪個為真。

不管怎麼說,這都是秦始皇遺留下來的玉璽。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這八個字的篆體也挺好看的。

劉備拿着玉璽愛不釋手:我弟對玉璽好像也挺有研究的。

現在我得到了玉璽,怎麼辦好?

……

……

「我想要把玉璽交給袁本初,三位賢弟有沒有意見?」劉備問。

誰都不要給,自己留着就行。

我哥本來就是皇家後裔,現在皇室式微,劉家要中興,還得看我哥的表現,皇族其他人都沒戲唱了。

哪個諸侯都想得到玉璽,秘密泄露出去很麻煩。

我哥想做大事,又不夠雷厲風行,這種拖泥帶水的做法容易招致禍害。

劉備感觸頗深:孟吉一言點醒夢中人!

我本身就是漢室宗親,由我來保管玉璽最好。

據我弟說來,我劉家快不行了,得由我來振興家業。

……

……

關羽推心置腹,「大哥,玉璽最好由你保管,現在天下群雄紛爭,窺視國鼎,以弟所觀,十八路諸侯皆不可信。」

哥們四個正在聊,就見孫堅在隨從的簇擁下遠遠的來了。

麻煩,秘密還是泄露了。

孫堅知不知從水井裡打撈起來的是玉璽?

諒孫堅還不敢動手,只是他嚷起來,鬨動眾諸侯,這事挺煩人的。

我要是沒猜錯,孫堅會要求搜我們的身。

大哥要是把玉璽交給我保管,那就完全沒問題,否則不好辦。

劉旺輕聲說,「大哥,我幫你拿着。」

正在發愁的劉備大喜,急忙把玉璽遞給劉旺。

關、張二人一臉鄙夷:四弟是個廢物,由他保管玉璽,我們最不放心。

此時劉備向眾人遞眼色,示意大家要鎮定。

眾人領悟,均點頭。

劉旺把玉璽收進了系統給予的空間里。

在打撈水井時,孫堅的人就在附近窺探了。

及至撈起一具婦人屍首取匣打開拿出玉璽後,探子就飛奔去稟告孫堅。

孫堅也想得到玉璽,他野心挺大的。

東漢末年,在顯赫世族的眼裡,孫堅是沒有地位的。

孫堅出身低微,他父親孫鍾種瓜為業。

在當時那種很講出身的年代,低下的身份無疑給孫堅的人生設下了很多障礙。

孫堅算是個遊俠,屬於亦正亦邪的那種,認識他的人,對他並沒多少好感,在鄉民眼裡,他更接近無賴。

東漢末年是一個社會大動蕩的時代,同時也是遊俠橫行的年代。

孫堅能坐上長沙太守這個位置,對於東漢朝廷而言,多少出於被迫的原因,那是需要以他的暴力去對付暴力造反自稱將軍的區星。

董卓並非出身貴族,才會對孫堅有好感,願意把女兒嫁給他。

縱觀孫堅如流星般短暫而又光輝的一生,可謂有勇有謀,或許年少時經常做遊俠的原因,導致他略自大,最終也為自信過頭而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孫堅的人生跟兒子孫權的相比,詮釋了一句話:小心行得萬年船。

「劉縣令,你不救火,在這裡幹什麼?」孫堅以責備的口吻問。

「我大哥愛幹什麼就幹什麼!干你鳥事!」張飛聲若洪鐘。

四英戰呂布的偉舉,孫堅歷歷在目。

黃蓋等將領拔劍在手,雙方大有一觸即發的趨勢。

其實也只是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