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念陸景琛》[時念陸景琛] - 時念陸景琛第37章(2)

評估人深受挫敗的地方。
但他不知道,陸景琛從踏入這一行的第一天開始,追求的就是「精確」二字,貫穿每個案子始終。
見陸景琛不為所動,劉國松語氣真摯,「蘇經理,能堅持做重資產評估的,就沒有怕苦怕累的。
我提議抽樣調查,是從部門績效考慮,我們部門骨幹幾乎都被調去這個項目,這一干就是半個月,這個月做的其他項目肯定要大大減少。
影響個人績效事小,影響部門績效事大。」
這話聽起來的確是為陸景琛考慮,畢竟部門績效是她的臉面,也和她收入掛鈎。
但陸景琛明白,劉國松真實意思是嫌棄這案子活多錢少費時間。
那瞬間,她就隱隱明白了,為什麼劉國松掛着號碼前十的工牌,卻始終未能成為重資產評估部經理。
確實,評估師收入靠項目提成,做的項目越多,標的額越高,提成越多。
如果評估師半個月都耗在同一個項目上,勢必影響收入。
換句話說,評估師接項目也喜歡挑肥揀瘦,誰會不喜歡短平快的項目呢?!
只不過是,劉國松講了出來,保不齊其他人暗地裡也這樣想。
陸景琛環視眾人,帶着微笑,「我們做每一單,都有做到最好的理由,要麼是想樹立自己的口碑;要麼是成為價值標尺,滿足自我成就感;要麼是藉由完美的一單,開拓更多的業務;或者是現實一點,順利拿到尾款和更多的提成。」
「但是不管是什麼目的,我們是做好了一單又一單,我們才能夠在這個行業走到現在。
而即便是走到了現在,一單不慎,就有可能將辛苦積攢的口碑全部毀掉。」
陸景琛看着劉國松,頗有氣勢,語氣嚴苛,「這是你想看到的嗎?
你要的不勞民也不傷財就是這樣的嗎?」
陸景琛說得沒錯,職業生涯還很長,只看眼前利益不可取。
建立口碑不容易,毀掉它卻只需要一單不慎。
劉國松沒再吭聲,他目光中有着藏不住的不屑,他似乎想不通時念為什麼會看中這個空降兵,而放着他這個一個月可以做十單業務的老員工不用,甚至這一次,他連副主評都不是。
他偏頭看向投影屏幕,將自己意見暫時壓了回去。
他有些桀驁的坐姿,彷彿在無聲抗訴。
他明明沒有再說一個字,全身上下的毛孔卻都在拚命般發出吶喊——我不服!
只一會兒,他就想通了。
「她要這麼干,就讓她干去吧。
反正這個月部門績效差,出醜的是她,受損的也是她。」
劉國松這樣想,抱着等着看好戲的心態,放鬆了筆挺又僵硬的脊背,下巴也放低不少,整個人窩在椅子上,顯得頗為輕鬆。
陸景琛沒再在會上爭執,她知道,很多時候,語言是蒼白的,行動才是有力量的。
這也是她將劉國松納入林場評估團隊的原因之一,徹底收服劉國松,她才算是徹底收服基德重資產評估部!
一項項討論完,陸景琛轉向何恆軒,「物資準備得怎麼樣?」
何恆軒將物資清單投影出來,「行政部採購了登山杖、GPS、對講機、野外手電筒、壓縮餅乾、自熱飯、飲用水、防風毯……」陸景琛仔細檢查,以免疏漏,她神情嚴肅,「野外勘察需要體力,大家評估自己身體狀況,不能勉強。」
她交代何恆軒,「把所有物資按份打包,按人頭分配。」
「好。
我整理了需要大家自己準備的物品清單,比如衝鋒衣,備註了適合的厚度和面料,防水鞋以及推薦的專業品牌等等,我在會後發給大家。」
陸景琛讚許。
何恆軒做起事來,絕對的細心靠得住。
她說,「合理費用,我會向公司申請報銷。」
討論到最後,張強發言,他整理了需要委託方提供的資料清單。
陸景琛和委託方打過太多次交道,深刻領悟「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
她特意囑咐,「你一定要和資料對接人當面一起過一遍清單,確認他對每項內容都理解到位,按照我們的要求儘快提供。」
會議結束,陸景琛整理好彙報內容,和胡家磊再次討論後,跟袁林確認了兩人向時念彙報的時間。
彙報會議上,陸景琛呈現的前期準備方案近乎完美,她有意在調查方法上留了口,準備了兩種預案,一種是普遍調查,一種是抽樣調查。
胡家磊補充介紹了兩種方法的優劣。
陸景琛看向時念,她想要知道,時念會選擇哪一種調查方法。
胡家磊同樣看着沉默不語的時念,他有些緊張,在親身經歷了信通的崛起和迅速崩塌之後,他內心更渴望踏實的感覺。
他希望時念作為公司老闆能拍板詳盡調查法,雖然那可能會影響到他這個月的收入。
但是唯有時念這樣做,胡家磊才敢相信基德是他可以安心發展的平台,畢竟他已經快逼近職場 35 歲定律的年齡極限,沒有試錯空間了。
「做普遍調查的話,採集和整理數據,分別需要幾天?」
時念向陸景琛發問。
第62章 一道縫隙的光芒陸景琛回答時念,「普遍調查的很多數據可以用智能設備採集,比如蓄積量、平均胸徑等等。
但是,要保證結論精確的話,採集數據至少需要十天時間。」
時念看着屏幕上各種繁瑣的指標陷入沉思,好一會兒,他開口指示,「下一項。」
時念並沒有就採用何種調查法表態,胡家磊也只得按下心中所思。
彙報結束,幾人整理東西。
袁林關了投影,和胡家磊邊聊邊走了出去。
離開會議室前,胡家磊看了陸景琛一眼,似乎有想法要與她交流。
陸景琛卻叫住正欲離開的時念,「邊總!」
時念停住步子,轉過身來看着她。
會議室只剩他們兩人,光線暗淡。
下一個事項就是對接了,時念卻還沒有給她回復。
陸景琛走上前去,她抬頭問他,「邊總,常局長那邊,會有什麼意見之類的嗎?」
時念看着她,「你正常推進工作就好。」
陸景琛頓了頓,還是又說道,「邊總,我如果出現在對接會議上,會不會影響項目?」
過去幾年中,陸景琛曾經尋找過不少契機,想要修復她和常剛的關係。
但是常剛這人極其認真又極認死理,陸景琛想盡辦法,也沒能和常剛取得任何聯繫,更別說得到他的理解。
所以,陸景琛難免想要知道,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在她這個當事人未露面的情況下,時念究竟怎麼將這事挽圓了。
她正要開口,時念電話響了,他低頭看了手機一眼。
陸景琛笑了笑,退出會議室,帶上了門。
時念走到窗邊,接了起來,「常局長。」
他按了下按鈕,窗帘緩緩拉開,明亮的光線照進會議室來。
常剛的聲音從電話那頭傳來,頗為冷淡,「邊總,陸景琛可以參加對接會,但是她是否適合參與項目,我們需要再討論!」
時念冷靜回答,「好。」
爭取到這一步,對於時念來說,就有了七八成的勝算。
畢竟,過去每一次機會,他都牢牢的把握住了。
他相信,只要常剛肯給個機會,他就能帶着陸景琛逆風翻盤。
在這之前,時念特意請了林永生作說客,他沒帶司機,自己開車和林永生專程去了趟江黔區。
金萬早前在江黔區落戶了大型製造工廠,林永生和常局長相當熟識。
兩人在局長辦公室見到常剛時,他剛參加完一家企業的開工儀式回來。
他邁進辦公室,臉上帶着絲尚未褪去的喜氣。
江黔區這幾年招商成績不錯,有好幾家規模企業落戶。
這裡遠離主城,因為地理區位的原因,能取得今日成績,常剛太清楚這裏面經歷了多少難以言說的艱辛。
因此,常剛對每一家企業都格外珍視。
「兩位老總久等了。」
他一進辦公室就客氣的招呼,又對跟着進來的秘書張俊說,「換壺熱水來。」
他給林永生和時念添了滾燙的茶水,這才坐了下來。
常剛做事雷厲風行,走路也總是快得像在爭分奪秒。
他剛剛從園區回來,上樓走得太快,身上出了一層薄汗,西裝外套下,微微汗濕的襯衣貼着他的後背。
他沒去管,坐下時順手抽了張紙巾,擦了下額頭上的細汗,關心道,「林總,金萬這一遭之後,後面的路都順了吧?」
林永生笑了下,感嘆,「常局,以後的路還要以後走了才知道。」
「金萬在江黔的廠子,運行得還不錯吧?」
常局爽朗的說道,他不確定林永生和時念來訪意圖,拿話試探。

待續...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