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來的是病人》[抬來的是病人] - 第一章

笑,說,潘大嫂才來兩個來月,你的種子就發芽了,本事大啊。
老潘笑着說,都是豬油里的螞蟻搞的,那東西長力氣啊!
大興安嶺一到十月就進入冬天了。
那時的雪真大啊,一場連着一場。
天是白的,地是白的,樹和人被這一上一下兩片白給襯的,都成了黑的了。
男人們採伐,女人也不能閑着,除了帶孩子做飯,還得上山拉燒柴。
碰到樟子松身上有明子疙瘩的,我們就鋸下來,把它劈成片,用來引火。
我們還把明子疙瘩放到大鐵鍋里,填上水,熬油。
熬出的油像琥珀似的,可以用來點燈。
這樣的燈油散發的煙有股濃濃的松香氣,好聞極了。
我就是在熬松油的時候要臨產的。
那是一九五七年的四月,要是在南方,麥苗都青了,可小岔河還在下大雪,黑龍江也封凍着呢。
當地雖然有個衛生所,但唯一的醫生只能治個頭痛腦熱、處置點兒小的外傷什麼的。
碰到大毛病,就傻眼了,到時就得套上爬犁,用擔架把重病號送到開庫康。
那時的女人最怕生孩子難產了。
在那種地方,人說扔就扔了。
按理說我生過仨孩子了,不該怕了,可是胎兒太大了,疼得我滿炕打滾,就是生不下來。
幸虧那是傍黑的時候,男人們從山裡回來了。
衛生所的醫生看我那樣子,害怕了,她讓老潘趕快想辦法送我出山。
如果去開庫康,快馬也得三個鐘頭,何況我上不了馬。
這時崔大林說,要不就送江對岸吧,蘇聯那裡的醫院好。
那個年月,住在黑龍江界河沿岸的村落,比如洛古河、馬倫、鷗浦,如果碰到了來不及去大醫院救治的重病人,便就近送到蘇聯去了,比如加林達、烏蘇蒙。
雖說過界是不允許的,蘇聯那邊有崗哨,但他們看見抬來的是病人的話,就會讓我們入境。
老潘是個黨員,又是經營所的領導,按理說不管我和孩子是死是活,該把我往開庫康送,免生麻煩。
但老潘就是老潘,他一點兒也沒猶豫,立馬吩咐人套馬爬犁,準備擔架,領上崔大林,把我用兩床棉被包裹上,去了蘇聯。
那個小村當地人叫它「列巴村」,列巴就是「麵包」的意思。
蘇聯人喜歡吃列巴,夏季時能從江邊聞到對岸烤麵包的香味。
那時黑龍江還封…

待續...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