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小千戶》[鐵血小千戶] - 0004 朱門酒肉臭

蕭文秀算是服了自己這個弟弟了,立即贊同道:「老弟這話乃是至理名言,等度過了這道難關,一定要把咱們屯裡的士氣抖擻起來!不過這是長久的打算,他們還是先把撫恤銀子拿過來,也好還老爹欠下的債啊!「
對於這筆撫恤銀,是發給每一個具體的陣亡將士的家屬,抑或是自己屯裡留着已備東山再起,蕭文明都是沒有意見的。可偏偏要從中取出不小的一部分,用來還給姓徐的,對此蕭文明是有些不太樂意的。
然而無論如何,錢總是要落袋為安的為好。
因此,蕭文明說道:「那也好,我們今天就去縣裡走一趟,把錢領回來。都三天了,撫恤銀也應該到縣裡了。」
「今天啊?」蕭文秀說道,「現在都什麼時辰了?到縣裡恐怕天都黑了。」
然而蕭文明始終有一絲不好的預感:「老姐啊,有道是夜長夢多,我覺得就是天黑了,也最好把錢先弄到手,這事兒,我總覺得沒那麼簡單……」
對蕭文明的話,蕭文秀已然是言聽計從了:「老弟說得有道理。那好,老姐這就去縣裡取銀子。」
「這種事情,讓老姐拋頭露面的不好。現在又是晚上,還是我親自走一趟好了。」蕭文明誠懇說道,「這幾天,屯子里全靠老姐一個人扛着,我也是於心不忍。姐姐還是先歇會兒,等把錢拿回來,怎麼處置,還要你坐鎮拿大主意呢!咱們姐弟齊心,才能其利斷金啊!」
這句話,是這幾天來兩個靈魂融合完成之後,蕭文明發自內心的表述,剛說出口,蕭文秀的心就被狠狠揉了一下,眼中的淚水再次不爭氣地流淌了下來:「弟弟……」
讓蕭文明一個人去臨海縣裡取那麼大一筆錢出來,蕭文秀畢竟有些不太放心。
於是她便點起屯裡二十個得力的年輕人,讓他們隨辦事老道的老夏一道,跟着蕭文明一同去縣裡取錢。
本來,六千兩銀子,那就得有六百斤重,不帶那麼多人,根本就搬不動。
就這樣,蕭文明一行,在西斜的夕陽那無力的光芒的籠罩下,離開臨海屯,趕往就在東南十里地開外的臨海縣去了。
離開了臨海屯,出現在他眼前的,是一副更加殘破的景象。
眼下雖然已到了收穫的深秋時節,可是田地里的稻穀長得稀稀拉拉、東倒西歪,不用多少農村工作的經驗,抬眼一看就知道今年的收成絕對好不了。
要知道,臨海縣可是位於齊國最為富庶的江南地帶,要是這裡都遭了災,別的地方的老百姓的日子恐怕就更加難過了。
果不其然,又向臨海縣城走了幾步,官道兩邊已經出現了成群結隊的災民,聽他們的口音都是從長江以北趕過來的,是來討飯吃的。
他們三五成群、互相攙扶,眼裡已經沒了多少生氣,近乎是本能地向縣城走去,希望那裡會有好人施捨他們一碗飯吃,也就施捨他們了一條命。
只可惜本縣的官府,沒有皇帝的旨意、上峰的鈞令,是不會搭理外地的災民的,只給他們在城外搭了幾處四面漏風的篷子,也就撒手不管了。
現在已是深秋時節,即便是在江南,氣候已然漸漸寒冷了起來了。再過兩三個月,等西北風起,指不定還得凍死、餓死多少災民呢!
蕭文明原本是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的好青年,見到這樣的場面,不禁心中一陣酸楚。然而他現在就是個欠了債的窮鬼,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又哪有餘力在幫助外地來的災民呢?
中國古代政府最重要的職能,無非是賑災、養兵兩件事而已。
看這遍地的災民,可見朝廷已經無力賑災,只能任由饑民自生自滅了。
至於養兵,朝廷也已是捉襟見肘了,之前拖欠上一年擺在的軍餉,忽然就變得「合情合理」了。
而就是因為拖欠了軍餉沒有下發,才導致了蕭老千戶向本地的富商徐世約借了錢,才會導致他死了還留下一屁股債,才會導致蕭文明剛剛穿越過來,就成了個窮鬼……
因此,擺在蕭文明眼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搞錢——不管是什麼錢,都要先搞到手裡!
於是他又快步走了幾步,終於來到了臨海縣城外。
臨海縣的光景也不十分好。
別的不說,光是圍着縣城的城牆,就顯出一副顯而易見的破敗感。只見城牆根上爬滿了青苔,城樓上的瓦片掉了一半,就連城牆牆面上也斑斑駁駁,好似被狗啃過一樣……
城牆是一個縣的臉面,一個人要是連臉都懶得收拾,可見這人能狼狽到何種程度了。
夕陽西下,一個老軍正在關閉城門,動作也是拖拖拉拉、有氣無力。
按照大齊朝建國之初的制度,每天太陽落山之時,所有城池都要關閉城門,用以綏靖地方治安,防止發生意外。
然而建國日久,各項制度都已漸漸廢除,再加上商品經濟發展迅速,這樣的制度執行起來也不會十分嚴格。
可是這幾個月的光景,可不比太平年月,城外逃荒來的災民很多,災民一多,就容易滋生事端。為防意外,臨海縣令湯光耀,特意下令必須準時關閉城門,防止災民夜裡進城以後平添許多麻煩。
但一旦關閉城門,蕭文明今天就討不到錢了,因此他立即大吼一聲:「且慢關城,等我們幾個先進去再說!」
要是尋常閑雜人等,提出這樣的要求,守門的軍頭自然不會搭理。
然而按照齊朝的制度,鎮守一地城門的職責,都是由所在地屯田所的兵丁負責的。既是屯田所的兵丁,那誰會不認識蕭文明呢?
因此蕭文明一聲大喝,看守城門的軍頭立即認清了蕭文明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