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晚唐浮生] - 第十五章 中陵水之戰(二)(為盟主漢明帝加更)

兵書云:「臨境近敵,務在厲氣。戰日有期,務在斷氣。今日將戰,務在延氣。」

作為一個老軍頭,郝振威在這方面還是合格的。昨天大軍就發了賞賜,大夥士氣為之一振,今日決戰,出營前又做了一番動員,宣布了禁斬之令,頓時全軍肅然,再無之前那種疲沓憊懶之色,此時從技術層面來說,已經是一支可戰之軍了。

天德軍五千餘人,排出的是中晚唐時典型的攻守兼備的偃月陣。都將郝振威率戰力最強的三個都千餘人居中,身邊還有他親自揀選的親兵三百人以及監軍使丘維道的護軍百人。這不到一千五百人,披甲率高,戰技嫻熟,士氣高昂,當是天德軍的決勝力量。自然,他們也將直面敵軍最兇猛的攻勢。

在這三個都身後,還有主要由輔兵及騎兵組成的近一千八百人的部隊。輔兵也結成了陣,配發了長槍,其他武器如弓箭、橫刀之類的自備,他們以輜重車馬為依託,看護全軍後方。一旦敵軍擊破左右兩翼,繞至後方攻擊時,他們也要參加戰鬥。至於說擊破中軍後要不要參加戰鬥,呃,這個時候一般都逃跑了。

游奕使田星的騎兵也配置在這一線,隨時準備出擊。

中軍右側,是十將孫霸、李仁軍率領的兩個都,各有一面大旗,上綉熊、鶚。這兩個都雖能打,但都不滿員,總共才五六百人,為了厚實側翼兵力,戰前郝振威從輔兵里挑選了數百名彪悍勇猛之士,許諾戰後重重有賞,並募其入軍,這才將兩都補充至各五百人。中軍左側,十將石榮、拓跋貴二人各領一都,有兩面綉著虎、狼的將旗,同樣補充了大量善戰輔兵,約千人——拓跋貴是新提拔,部下大多為輔兵。

天德軍全軍近五千三百人,皆在此了。大營內只留了區區百餘名老弱,可以說是破釜沉舟,在此一戰。野戰若敗,這大營不要也罷,大夥各自逃命去也。野戰若得勝,這大營也可以不要了,屆時全軍將殺向朔州方向。

邵樹德與關開閏一左一右,立於丘維道身側。丘使君今天著了身甲,亮燦燦的,邵樹德還是第一回見到,威武威武,失敬失敬。

郝振威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上,兩名副將,一名虞候,一名押衙,若干鼓手、角手,正副旗手及一些散騎環繞左右。親軍十將王超帶著全軍最精銳的三百人,肅立候命,隨時準備接敵。

戰場上煙塵繚繞,馬兒嘶鳴。因敵軍大陣尚有些距離,大夥得令,可以原地吃些食水,稍事休息,畢竟披甲執槍挺累的,一會廝殺還要消耗體力呢。嗯,這就是有經驗的將領會做的事情了,戰場上每一分力氣都是寶貴的,合理分配士兵的體力,使其在兩軍接戰時狀態上佳,也是一樁技術活。

反觀對面的薛志勤部,卻一直在行軍進入戰場,接戰前士卒得不到充分休息,廝殺時體力方面多半要吃點小虧。那些個蠻人,窮得掉渣,不知道怎麼就被李國昌父子給鼓動了起來,要到朔州來干這殺頭的買賣。在代北給部落酋豪們種地放羊不好嗎?

薛志勤也是的,現在傻子都知道他心急着一口吃下天德軍,從朔州行軍二百里過來打仗,這勇氣確實上佳,就是不知道一會真打起來,那些部落兵們頂不頂用。

午時。薛志勤部數千人趕到了離天德軍大陣三四百步的地方,軍官們大聲呵斥整理隊形。部落兵的士氣顯然不是很好,走了一上午,大夥又累又餓,紛紛鼓譟起來。不過看得出來,薛志勤部裏面應該有不少老兵,可能是他在雲州時的老部下,這些人二話不說,直接拿鞭子抽,很快把這股躁動壓了下去。

「嗚——」鼓聲未響,角聲突然響了起來,嚇了邵樹德一跳。他雖然被軍陣擋住了視線,看不到前方的情況,但只要聽聽有沒有廝殺聲就知道大概情況了。敵軍應該剛剛進入戰場,雙方尚未接戰,這角聲吹得為哪般?

隆隆的馬蹄聲很快響起。游奕使田星帶着他的人馬從後陣繞了出來,整整八百騎如一條長龍般直插正亂鬨鬨的薛志勤大陣。他們的動作很快,不到四百步的距離,可謂瞬息即至。騎兵們抽出騎弓,朝着敵軍大陣遠遠拋射一輪,有些人拿着騎矛長槊,大聲呼喝喊殺,作勢欲沖。

薛志勤部剛準備稍事休息,恢復體力。結果驟然遇襲,不得不着手反擊。只見他們在軍官的指揮下,用射程較長的步弓攢射,一波又一波的箭雨從大陣內飛出,將天德軍的騎兵遠遠地驅離了開來。與此同時,薛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