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崇禎大一歲》[我比崇禎大一歲] - 一百七十章:蹣跚而行(2)

金銀財寶出了關。
現在呢,沒這種好事。
章東、黃大勇帶著十幾個騎術拔尖的戰士一直是躲在離灤州城不遠的一個山坡上窺視。
他們沒帶上望遠鏡,但是章東背着黃毅的米尼槍,他可以用瞄準鏡遠距離觀察。
所以建奴主力部隊剛剛撤出沒有被明軍堵住的北城門就被發覺了。
然明軍將領各懷鬼胎,總兵、參將都不願意折損鐵甲家丁,都不想硬碰硬。
故而沒有哪支人馬願意給撤退的建奴迎頭痛擊,準備就這麼眼睜睜瞧著敵人揚長而去。
後金軍在京畿之地燒殺搶掠超過半年,簡直是無惡不作。
主場作戰的明軍在佔據決對優勢之時都沒殲滅任何一支後金軍,可見有多麼不堪。
收穫大損失小,當然讓建奴養肥了賊膽,當然會一而再再而三入關劫掠大明。
只可惜以黃毅的力量做不到全殲從灤州撤退的後金軍,只能爭取多殺幾個。
接下來的故事比較簡單。
以逸待勞的一千四百人馬將要衝擊敗退的幾百後金軍,這些後金軍還不全部是真奴,有一小半大概三四百騎是蒙古左、右翼的韃子。
得知將要接戰,耿章華的麾下至少有一半覺得口乾舌燥,有些神不守舍,有些過度緊張的士卒居然在顫抖。
原因很簡單,耳濡目染,絕大多數明軍都聽到過類似於「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之類自我吹噓的話。
後金軍簡直是被神話成了戰無不勝。
耿章華的騎兵中只有耿七、柳傳宗、楊士虎跟後金軍交過手,其餘人中可能有百分之十左右跟韃子干過仗。
因此得知將要襲擊的後金軍隊伍是從灤州撤出的守軍主力,人數超過八百之時,絕大多數明軍騎兵都惴惴不安。
黃毅的麾下都很淡定,黃大智、黃大鵬、畢大喜等等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緊張未必就是畏戰,也許僅僅是本能罷了。
黃毅沒有講大道理,而是準備用實際行動來證明,明軍不差,建奴其實是紙老虎。
撤出來的後金軍正兵不低於八百,加上幾百包衣奴才和大量裹挾來的漢民,人數恐怕不低於四千。
不僅僅有牛馬大車,還有馱滿財貨的騾子、驢子。
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主將是否勇猛起到決定性作用。
黃毅部署任務之時沒有讓耿章華的麾下率先衝擊,而是命令他們跟隨自己親領的人馬掩殺。
並且宣布槍聲就是全體衝擊的命令。
耿章華此時已經把父親的叮囑當做耳旁風。
他一樣的頂盔摜甲,一樣的滿頭大汗,沒辦法,天兒太熱,穿戴三層甲冑真的難受得要命。
但是盔甲是能夠保命的,必須忍。
耿章華一樣的提着斬馬刀安安靜靜等待黃毅發佈命令,他的麾下當然更加眾志成城。
人基本上都有最起碼的判斷力,黃毅宣布親自帶著嫡系發動第一波衝擊,足以贏得一千宣大騎兵的信任。
他們中沒有誰嘰嘰歪歪,甚至於有幾個悍卒發出願為黃大人效死的吶喊,接下來人人都爆發出「殺奴!」的吼聲。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