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嬌花夫君又苟延殘喘了一天》[我那嬌花夫君又苟延殘喘了一天] - 第5章 鳳鸞宮引發的猜疑

宋枝鶴進宮拜見太后的路上出了點事故。
她隨周嬤嬤前去慈寧宮,路途必經鳳鸞宮。
二人前行至鳳鸞宮門前,鳳鸞宮殿門大開,一個披頭散髮的宮女從裏面跑了出來。
她看向她們似乎想求救,話還沒開,一道疾風利物從宋枝鶴的耳邊擦過。
周嬤嬤是宮裏老人似乎早已習慣,她迅速擋在了少女面前,擋住了那噴涌而出的血液,和那宮女臨死前的渴求活着的眼神。
周嬤嬤怕少女產生陰影,抬手向上捂住了少女的眼睛。
長睫毛在她蒼老的手掌心煽動,鮮活明亮的少女讓人歡喜,尤其近些年來能讓太后高興的人不多,宋姑娘是那僅有既能讓人高興又著實貼心的一個。
初次見面,宋姑娘給太后帶來了精緻的糕點和福祿壽工藝品,個個小巧玲瓏。
再次見面,宋姑娘給太后帶來了字畫,畫的是民間的街市熱鬧,還有叫做手套的東西,護著太后那常年冰冷的手。
這將近一月半來,少女每一次拿出來的都是太后以前想要的和當下想要的,這些太后誰都沒告訴,可偏偏這宋姑娘從與太后言談裏一點一點觀察出。
更甚者她曾送宋姑娘出宮,手指凍了傷被瞧見了,再見宋姑娘時,宋姑娘也送了她一副手套,雖不是如太后娘娘那般上好的皮毛,可卻也是用了心的。
還有她年少時曾為太后傷了腿,雖太后讓太醫醫治好,可一到初寒季節站立長時間便疼痛,她誰也沒告知,這樣就過了好多年。
可每次宋姑娘來,她好像從未再站過,後來也收到宋姑娘送過來的護膝。
這樣心思細軟的姑娘,怎麽就沒有良緣?定然是那些王孫貴族瞎了眼的。
不過今日讓周嬤嬤生氣的是皇后平日裏閉宮門打打殺殺,她裝瞎也就算了,可這次竟然正大光明在鳳鸞宮外動手。
鳳鸞宮有人出來,周嬤嬤立即抬起頭看向春熙,眼神凌厲,表情森寒。
「周…周嬤嬤。」春熙領著人從鳳鸞宮跑出來,就看到周嬤嬤護住少女,偏頭看向她眼底冷戾。
「把人先帶下去吧!」周嬤嬤冷聲道,春熙點頭連忙讓人把人拖下去,快速處理血漬,動作乾淨利落,可她還是忍不住多瞧了那姑娘一眼。
那姑娘一身素衣乖巧站在那裏,雙眸被周嬤嬤遮掩住也看得出這姑娘容貌出眾,想起近來的傳聞,春熙連忙垂首進了鳳鸞宮。
「嬤嬤,剛才那宮女是犯了錯嗎?」周嬤嬤手剛放下來,宋枝鶴就看向鳳鸞宮門已關閉,剛才躺過人的地面上的位置已處理乾淨。
周嬤嬤笑笑,「宮裏多少有些犯錯的,剛才人已被鳳鸞宮人帶下去了,讓姑娘受驚了。」
宋枝鶴點點頭,垂下眼掃視周嬤嬤脖頸處的那點紅,寒從腳起。
原來宮斗這部劇自己已經踏入第一集了,這些天她只顧著高興成為新寡,而忘記她那新寡的具體身份了。
她的未來夫君是長公主之子,太后的嫡親外孫,當今聖上更是嫡親的舅舅。
她日後還是得要時常進宮的。
這鳳鸞宮···宋枝鶴跟在周嬤嬤身後走了一半,回首瞧向那紅瓦高牆的鳳鸞宮,她看到的彷彿是漫天血網。
慈寧宮。
太后見著宋枝鶴便慈眉善目。
她拉着宋枝鶴的手往著文房閣裏走,「蓁蓁,你過來瞧瞧哀家近日裏的書畫,這確實修身養性,瞧著哀家最近精神頭可好?」
宋枝鶴抬眸淺笑朝着太后溫柔道,「太后娘娘的字畫定然是極好的,若是您肯割愛,蓁蓁倒是想取幾張回去激勵自己。」
太后揚眉,「叫什麽太后娘娘?你日後可是衍止的媳婦,叫哀家一聲祖母才是正道,不過你剛才說這激勵?激勵什麽?哀家倒是覺得蓁蓁樣樣好。」
「太后···祖母說笑了,蓁蓁可是家裏最懶散的那個,對於琴棋書畫樣樣不精通,您覺得我樣樣好,我這是心下有些虛,想着借您的字畫拿回去,貼在書房內,整日瞻仰,總有一日就算寫不出來,也能品出一番來。」宋枝鶴輕笑。
太后不信,像這樣心細如髮又聰慧體貼的好姑娘,怎麽可能如她所說,不過等著宋枝鶴抬手寫字和描畫的時候,太后和周嬤嬤站在一旁有些愣了。
這字跡?這書畫?
字跡如七八歲孩童般有形無筆鋒,書畫雖是形體相似但色彩和線條著實不敢讓人恭維。
小姑娘這些年那些懶散名號不是流言蜚語?
宋枝鶴瞧著太后娘娘欲言又止的模樣,自是知曉自己的畫著實不堪入眼。
「我家中甚至外祖家兄長弟弟眾多,姐妹甚少,自然是被寵著的,加上我幼時生了場大病,自此家中人便對我要求極低,我自幼慵懶只喜自己喜歡的事情,所以這琴棋書畫····」宋枝鶴輕抿著唇,有些面紅耳熱。
「哈哈哈,蓁蓁你這孩子倒是實誠,哀家可從未見過像你這般的姑娘,哀家若是有你這個姑娘,定然也會像你家中父母順着你,蓁蓁就算慵懶那也是人中翹楚。」太后聽後,更是對著小姑娘越發喜愛,怎麽就有這般聰慧又憨厚的姑娘,還那麽可愛透頂。
雖這字畫著實幼稚了些,但太后想起衍止的字畫,日後二人定然合得來,蓁蓁就算字畫不精通,但有衍止就夠了。
不過一想起衍止的身體,太后還是忍不住擔心。
清寧雖說沖喜可緩解衍止的傷寒疾病,她信佛可不信這些偏方,但她還是希望這沖喜是有用的,尤其看着小姑娘的溫熱陽光氣息,她倒是有些信了。
「祖母說笑了,蓁蓁是極懶的,要不是家中祖母和外祖母寵著,父親母親定然也不會這般無奈放縱,近日裏他們可請了夫子恨不得一股腦兒塞進蓁蓁的腦子裏,就怕祖母和外祖母他們過來,就沒機會管教了。」宋枝鶴道。
太后這才想起,還有半月便是衍止蓁蓁的大婚之日,宋家定然會把祖家人從揚州城請來。
對於養了這樣聰慧又心巧的姑娘,太后對那偏愛蓁蓁的祖家外祖家著實感興趣,什麽樣的人家能養出這般水靈又巧的姑娘。
「聽說今日蓁蓁祖家和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