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洛清歡》[我是洛清歡] - 第6章 即將高考

從爺爺那裡回來,洛清歡的心裏感到一陣輕鬆,爺爺是認我的,我不是孤單的一個人。

暑假兩個月很快就過去了,高三的日子學習分外的緊張,讓洛清歡沒有多餘的心思去想其他事情。

高三開始每天都有早讀和晚自習,時間很緊張,所以洛清歡是住校的,跟好朋友時海棠恰好在一個宿舍。

她們的學校這方面還是不錯的,四個人一個宿舍,高三的日子不比高一高二,回到宿舍洗漱完幾乎都是倒頭就睡。

每天都是一套又一套的試卷,不停的刷題,講台上每個老師都在誨人不倦。

跟往常一樣,洛清歡今天早早到了教室,開始早自習。

今天上課卻是跟平時不一樣,今天沒有做試卷,老師讓同學們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

我們每個同學都會有一定的偏科現象,當我們能有一套良性的學習方法的話,能夠讓我們事半功倍。尤其是高三,可以說是我們人生的第一道分水嶺,老師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高三複習階段高效地學習方法就是按良性循環學習法來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就會輕鬆掌握高中知識。複習時要搞定馬虎題目和通過努力能夠學會的題目,即消滅第一類問題、攻克第二類問題、暫放第三類問題。良性循環學習法需要經過六個步驟實現:

轉變認識

高中階段學習的內容較多,知識範疇擴大,要求也提高了許多。對於許多高中生,經常這科上去了,那科又下來了,某次考試有科不及格也是常有的事。所以,轉變認識,

首先,要對此有客觀的認識,要認識到問題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既然是正常的就不要着急煩躁,但一定要用積極的思想研究問題,要用積極的態度面對問題,要用積極的行動解決問題。

其次,要在改進學習方法上下功夫。影響學習效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客觀原因外,學生是否從自身實際出發選用學習方法等都直接影響着學生的學習效果。有的同學也想改進方法,但總是感到時間不夠,不捨得將寶貴的時間用在學習和改進學習方法上。而統統將時間投入到具體科目的學習上,殊不知這正是犯了一個極大的錯誤。這裡介紹的良性循環學習法對高三年級的同學是一種簡便易行立竿見影的複習方法。

再次,在掌握了適合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的同時,還要有一套可行的複習計劃。剩下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在這樣的形勢下,只有從戰略的高度來制訂計劃多上求學網,處理問題才能決勝於千里之外,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明確戰略

明確戰略就是從全局的角度來制訂複習計劃。從全部考試科目來看問題,而不是就一科論一科地看問題。戰略高度就是每次考試結束後試捲髮下來時,將各科存在的問題放在一起分成三類,對每一類問題制訂出不同的策略。分類方法是:

第一類問題是會的卻做錯了的題。分明會做,反而做錯了的;心知肚明是很有把握的題,卻沒做對;還有明明會又非常簡單的題,卻是落筆就錯;確實會,答案就在嘴邊盤旋,卻在考場上怎麼也回憶不起來了。有時一走出考場立即就想起來了;有時試捲髮下來一看,都不太相信是自己答的,當時在考場上怎麼會做成這個樣子等等。這類問題是低級錯誤。出現這類問題是考試後最後悔的事情。所以一定要經常在求學網上練習。

第二類問題是模稜兩可似是而非的問題。就是第一遍做對了,一改反而改錯了,或第一遍做錯了,後來又改對了,或回答不嚴密不完整的等等。這類問題是記憶的不準確,理解的不夠透徹,應用的不夠自如的問題。

消滅第一類問題

許多人將第一類問題歸結為「馬虎」,基於這種認識,所以屢錯屢犯總也根除不掉。有人認為「馬虎」不是什麼大問題,稍一留意即可剷除。但事實上這類問題的反覆發生率很高。其根源在「馬虎」的說法是一種定性的認定,沒有定量。既是定性,則範圍不清,形狀不定,很模糊。消滅沒消滅不很清楚。這次消滅了,下次可能又冒出來了。所以,我的辦法共有六點:

第一、必須明確具體地找出問題之所在

如有的題做錯了,是由於審題出現失誤,看錯數字等造成的,那就定義為「審題錯誤」;有的題做錯了是由於計算出現差錯造成的,那就定義為「計算錯誤」;有些錯誤是在草紙上做對了,往試卷上一抄就寫錯漏掉了,那就定義為「抄寫錯誤」;有些錯誤是字詞或字母符號等寫顛倒了,那就定義為「筆誤錯誤」等等。總之,一定要定義準確清晰具體。

第二、是一定要定量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