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梔意江野正版小說》[夏梔意江野正版小說] - 夏梔意江野正版小說第62章

江野站在一旁看了看手機,她的車還沒到。
她對蘇哲說,「如果說我是自我剝削,這個社會上誰又逃得過自我剝削呢?」
她看向馬路,秋日清晨的風吹過她長發,她伸手壓住亂飛的頭髮,「哥,你逃過了嗎?」
天亮才下班的蘇哲一時無話。
江野用皮筋把頭髮扎了起來,繼續說道,「沒有老闆的 pua,大家也早已習慣了自我剝削,畢竟,這個社會,工作狂從來都不是一個貶義詞,不是嗎?」
「我知道你擔心我,」江野回過頭來,臉上帶着溫暖笑意,「我會用心辨別,我的這份工作,我的這個現老闆,到底值不值得自我剝削。
只要我不想,誰的套我也不會中。」
蘇哲看着站在他面前的妹妹,他知道她素來極有主見。
他伸手揉了一下江野頭髮,一如她小的時候。
從金萬的案子後,他就徹底意識到,他的這個妹妹,是真的長大了。
她要做什麼,不做什麼,她全然有數,自己拿定主意,誰也左右不了她。
車來了,江野朝着哥哥和源源,揮了揮手,上車往基德駛去。
到了基德,剛出電梯,江野迎面撞上夏梔意。
他正要出去談事。
夏梔意站在電梯門口,微微側身,看着她從電梯里走出。
他問她,「身體不舒服?」
「沒有,邊總。」
江野請假,並沒有走病假流程。
她不再想讓公司知道她身體里有個囊腫。
她挑了挑眉,調侃道,「自我剝削過度,調休了一個小時。」
夏梔意將目光從她身上移開,一言不發走進了電梯。
袁林在他身後對着江野點了點頭,也跟了進去。
江野看着夏梔意的反應,她心下掂了掂,覺得自己剛才的自我調侃好像不太合適。
她暗想,下次再不能造次。
一進辦公室,各項事情紛至沓來,下午時候,江野訂了會議室開會,確認林場評估案前期各項工作準備進度。
江野主持會議,胡家磊、夏雪、何恆軒,還有基德兩位老員工張強和劉國松作為該案團隊成員參會。
會議室屏幕上投影着林相圖,1.8 萬畝,12 平方公里,用不同顏色標示着林種。
眾人看着花花綠綠的屏幕,神情有些嚴肅。
林相圖顏色越多越斑雜,意味着林場林種越多,也越交叉。
與之對應,野外勘察工作量也就越大越複雜。
接下來是林場總平圖。
圖上顯示,林場被等面積劃分成了 30 個林班,每個林班之間都有明顯的界線分隔。
江野說道,「我們每人負責 5 個林班,也就是 3000 畝林地進行作業調查。
面積大,樹種多,條件複雜,所以,調查方案很重要。」
胡家磊接過話來,「是的,純粹依靠人力進行野外勘察不現實,關鍵是得出的數據也非常不準確。」
他將投影翻頁,「所以,在調查方案的設計上,首先是藉助智能設備和採集系統,綜合 GPS、遙感技術來做信息採集和實時傳輸,這樣,我們就可以對林場進行普遍調查。」
「普遍調查?」
劉國松有些詫異,他忍不住小聲質疑了一句。
江野聽到了,她看了他一眼,示意胡家磊先往下說。
「我談了三家智能採集公司,將他們的系統、設備和報價進行了對比。」
這三家公司系統設計各有差異,報價也有差別。
江野想了想,「你跟這三家都談一談試用,對接的時候,我們去一趟林場,實地使用、比較三套系統。」
「好。」
胡家磊說道,「我們要向委託方提出,每個林班要派出兩位護林人和我們一道進行野外勘察,最好是護林經驗五年以上的人員。」
江野點點頭,「作為對接事項之一。」
她轉回調查方案上,「要採集的經濟指標有哪些?」
胡家磊說,「按照用材林、經濟林、薪碳林區分,三者指標各有差異。」
PPT 上密密寫滿樹種、立地條件、蓄積量、平均胸徑、生長林、成熟林、過熟林等一類指標,其下又有不少二類指標。
這是作業調查時,他們每個人對各自負責的 3000 畝林場需要採集的數據總表。
劉國松看着這一堆經濟指標,想到胡家磊剛才的主張,他皺了皺眉,「要對這麼廣闊的林場做普遍調查,對於我們的人力投入來說,基本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胡家磊看向他,「不可能實現?
你的意思是?」
「字面意思。
實現不了。」
劉國松工號排在前十,絕對是基德老員工,他一直認為,憑藉自己的資歷,重資產評估部的經理職位遲早都是他的,但他萬萬沒想到,江野竟然會空降。
他本就不怎麼服氣,此時更是有自己的想法,「1.8 萬畝森林,就算是有智能採集系統,也需要我們到達林地現場進行操作,這個項目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完成,項目的產出又是多少?
和採用普遍調查的投入相比,划算嗎?」
他看向張強,又掃了江野幾人一眼,說出自己定論,「在每個林班採用抽樣調查,對局部地區優勢樹種採用普遍調查,這樣才現實。」
江野不是沒考慮過這些方面,她想也沒想,斬釘截鐵拒絕,「不行。
抽樣調查對於評估結果來說,偏差太大,就算是局部點位進行普遍調查也無濟於事。」
她說出自己做事原則,「我們既然做了,就要做到精準,讓評估價格成為交易價格的標尺。」
劉國松堅持自己看法,「評估價格本來就只是一個參考,普遍調查也做不到百分百精確。
再說,就算是百分百,交易雙方的價格也不一定就按照評估價來。
蘇經理,說個不恰當比喻,你這就是勞民傷財的做法!」
他說的是這行的實情,也是評估人深受挫敗的地方。
但他不知道,江野從踏入這一行的第一天開始,追求的就是「精確」二字,貫穿每個案子始終。
見江野不為所動,劉國松語氣真摯,「蘇經理,能堅持做重資產評估的,就沒有怕苦怕累的。
我提議抽樣調查,是從部門績效考慮,我們部門骨幹幾乎都被調去這個項目,這一干就是半個月,這個月做的其他項目肯定要大大減少。
影響個人績效事小,影響部門績效事大。」
這話聽起來的確是為江野考慮,畢竟部門績效是她的臉面,也和她收入掛鈎。
但江野明白,劉國松真實意思是嫌棄這案子活多錢少費時間。
那瞬間,她就隱隱明白了,為什麼劉國松掛着號碼前十的工牌,卻始終未能成為重資產評估部經理。
確實,評估師收入靠項目提成,做的項目越多,標的額越高,提成越多。
如果評估師半個月都耗在同一個項目上,勢必影響收入。
換句話說,評估師接項目也喜歡挑肥揀瘦,誰會不喜歡短平快的項目呢?!
只不過是,劉國松講了出來,保不齊其他人暗地裡也這樣想。
江野環視眾人,帶着微笑,「我們做每一單,都有做到最好的理由,要麼是想樹立自己的口碑;要麼是成為價值標尺,滿足自我成就感;要麼是藉由完美的一單,開拓更多的業務;或者是現實一點,順利拿到尾款和更多的提成。」
「但是不管是什麼目的,我們是做好了一單又一單,我們才能夠在這個行業走到現在。
而即便是走到了現在,一單不慎,就有可能將辛苦積攢的口碑全部毀掉。」
江野看着劉國松,頗有氣勢,語氣嚴苛,「這是你想看到的嗎?
你要的不勞民也不傷財就是這樣的嗎?」
江野說得沒錯,職業生涯還很長,只看眼前利益不可取。
建立口碑不容易,毀掉它卻只需要一單不慎。
劉國松沒再吭聲,他目光中有着藏不住的不屑,他似乎想不通夏梔意為什麼會看中這個空降兵,而放着他這個一個月可以做十單業務的老員工不用,甚至這一次,他連副主評都不是。
他偏頭看向投影屏幕,將自己意見暫時壓了回去。
他有些桀驁的坐姿,彷彿在無聲抗訴。
他明明沒有再說一個字,全身上下的毛孔卻都在拚命般發出吶喊——我不服!
只一會兒,他就想通了。
「她要這麼干,就讓她干去吧。
反正這個月部門績效差,出醜的是她,受損的也是她。」
劉國松這樣想,抱着等着看好戲的心態,放鬆了筆挺又僵硬的脊背,下巴也放低不少,整個人窩在椅子上,顯得頗為輕鬆。
江野沒再在會上爭執,她知道,很多時候,語言是蒼白的,行動才是有力量的。
這也是她將劉國松納入林場評估團隊的原因之一,徹底收服劉國松,她才算是徹底收服基德重資產評估部!
一項項討論完,江野轉向何恆軒,「物資準備得怎麼樣?」
何恆軒將物資清單投影出來,「行政部採購了登山杖、GPS、對講機、野外手電筒、壓縮餅乾、自熱飯、飲用水、防風毯……」江野仔細檢查,以免疏漏,她神情嚴肅,「野外勘察需要體力,大家評估自己身體狀況,不能勉強。」
她交代何恆軒,「把所有物資按份打包,按人頭分配。」
「好。
我整理了需要大家自己準備的物品清單,比如衝鋒衣,備註了適合的厚度和面料,防水鞋以及推薦的專業品牌等等,我在會後發給大家。」
江野讚許。
何恆軒做起事來,絕對的細心靠得住。
她說,「合理費用,我會向公司申請報銷。」
討論到最後,張強發言,他整理了需要委託方提供的資料清單。
江野和委託方打過太多次交道,深刻領悟「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
她特意囑咐,「你一定要和資料對接人當面一起過一遍清單,確認他對每項內容都理解到位,按照我們的要求儘快提供。」
會議結束,江野整理好彙報內容,和胡家磊再次討論後,跟袁林確認了兩人向夏梔意彙報的時間。
彙報會議上,江野呈現的前期準備方案近乎完美,她有意在調查方法上留了口,準備了兩種預案,一種是普遍調查,一種是抽樣調查。
胡家磊補充介紹了兩種方法的優劣。
江野看向夏梔意,她想要知道,夏梔意會選擇哪一種調查方法。
胡家磊同樣看着沉默不語的夏梔意,他有些緊張,在親身經歷了信通的崛起和迅速崩塌之後,他內心更渴望踏實的感覺。
他希望夏梔意作為公司老闆能拍板詳盡調查法,雖然那可能會影響到他這個月的收入。
但是唯有夏梔意這樣做,胡家磊才敢相信基德是他可以安心發展的平台,畢竟他已經快逼近職場 35 歲定律的年齡極限,沒有試錯空間了。
「做普遍調查的話,採集和整理數據,分別需要幾天?」
夏梔意向江野發問。
第62章 一道縫隙的光芒江野回答夏梔意,「普遍調查的很多數據可以用智能設備採集,比如蓄積量、平均胸徑等等。
但是,要保證結論精確的話,採集數據至少需要十天時間。」
夏梔意看着屏幕上各種繁瑣的指標陷入沉思,好一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