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銘》[張學銘] - 第1章

這些都是國內外對於奉軍的猜測,因為沒有人能知道張學銘到底是怎麼想的。
不過戰火燒不到自家門口。
畢竟目前根據情報來看,奉軍的海軍實力同陸軍和空軍大相徑庭。
經過上一次奉蘇一戰後,海軍艦艇全部消耗殆盡。
只要奉軍海軍實力不夠強大。
這些西方國家,相對來說並不用太驚慌。
各個西方國家秘密組織了一次,針對於中原大陸奉軍的商討會。
商討會的內容也很簡單。
那就是所有擁有獨立造艦能力的國家,不允許售賣給奉軍任何一艘艦艇,否則視為對所有西方國家開戰。這一提議,很快獲得全部同意並通過。
這還是歷史頭一次,西方各國開始針對奉軍做制裁。但這不是最後一次。
提案通過後,不少國家都是鬆了口氣。
雖說現在奉日兩軍打的熱火朝天,下一場大戰也要接踵而至,可未雨綢繆還是要做的。
要着:急的也不能是他們,而是中原大陸國內的另外一支軍隊。
西方各國坐得住,可不代表國軍坐得住。
奉日兩軍的戰鬥情況,國軍那都是事無巨細的進行調查和記錄。
每當奉軍掏出一款新式武器,都能讓國軍震動不已。
直到最後。
前幾天第二道防線決戰發生,溫壓彈的出現,直接讓不少人坐不住了。奉軍都擁有如此大殺傷性的武器了?
奉軍的實力怎麼如此強橫了?
奉軍要打贏了?
委員長如今滿腦子都是這個問題,看着各種情報報告,整夜整夜的失眠不安。沒辦法。
在委員長看來不可戰勝的日軍,被奉軍打了一個7:1的戰損比。
用6萬餘人的代價,剿滅日軍40萬。
對國軍來說。
這就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神跡。
國軍的作戰處不是做過模擬,如果國軍同日軍開戰會如何。
好不誇張地說。
如果是國軍同日軍開戰,開佔有天時地利人和等情況,或許能打個4:1左右。
這裡的4:1戰損比,4是國軍,1是日軍。
國軍預測自己的軍備實力,大約是日軍的四分之一。
如果張學銘聽到這肯定會放聲大笑。
4:1?
淞滬會戰可是5:1,接近6:1.
4:1都是國軍高看自己了。
這麼一換算。
豈不就是說,奉軍和國軍開戰極有可能是1:28?
委員長算是徹底有些慌亂了。
假設奉日兩軍最終奉軍勝利,或者說日軍暫時撤退停止戰爭。
國軍能是奉軍的對手?
不行!
委員長越想越心驚肉跳,越想越膽寒。
連夜叫來了衛立煌。
也就是委員長最為依仗,國軍能走到全力巔峰的重要人物,也可以說是國軍的靈魂之一。命令他連夜北上,逼宮奉軍!

第285章
衛立煌北上的事情,張學銘暫且不知。
國軍方面也沒有通知奉軍。
委員長不是沒想過,衛立煌身份如此重要,發生三長兩短那該如何是好。
畢竟國軍的發家史當中,衛立煌功不可沒。
可衛立煌一句話,便讓委員長安心。
「奉日兩軍下一場戰役定然全力以赴,奉軍不敢在這個節骨眼上,同國軍撕破臉皮。」委員長細想,大為贊同。
衛立煌很懂。
他並非第一時間北上奉天,而是從天津港乘船橫渡渤海,來到關東軍司令部會見東條英機。至於商談了什麼,無人知曉。
衛立煌沒到奉天,王永江反而是提前回來了。
王永江的神色匆匆。
下了火車,直奔張學銘府上。
見到張學銘的瞬間,王永江未開口,只是捕捉痕迹掃了眼會議室。
楊宇霆心領神會。
除了韓麟春留下之外,盡數都驅趕了出去。
張學銘大量一眼。
王永江風塵僕僕,看樣子是有急事,臨時決定回來的。
距離上一次見到王永江可沒過去多久。
上次王永江返奉之後,便又連夜趕回了公共租界,連一頓飯都沒有吃。
突然回奉,一定是有要事。
大帥,關福瑞這小子立大功了。
王永江脫口而出道。
哦?
張學銘一挑眉,還算鎮定。
畢竟任何事情發生在關福瑞這個福將身上,其實都不意外。
「看來,又收集到有用的情報了。
王永江神色凝重點點頭。
「日軍本土最近和蘇軍交往密切,包括公共租界那邊,兩邊負責人時常碰頭。」

張學銘察覺到了事情不對勁兒。
楊宇霆眉頭皺的很深問道:「關部長,截獲到情報了嗎?」
王永江搖頭,嘆了口氣。
「要:是能截獲到情報還不至於如此苦惱,在下也不用特意北上,無任何情報才是最頭疼的。王永江此話不假。
如果能得知一兩分,管中窺豹也是揣測出一些端倪。
往往像這種情況,最令人折磨人心。
因為你明知道兩伙人見面,極大概率是與己方有關,卻不知道到底在商討什麼。
這種感覺,很危險。
韓麟春撓了撓頭,略顯呆愣的坐在那裡。
聽不懂!
讓他統兵打仗,排兵布陣,韓麟春誰都不服。
可說道這些彎彎繞繞的。
韓麟春認為,自己裝成啞巴,當成聽眾就行。
這屋子裏面。
不說大帥的運籌帷幄未雨綢繆,楊宇霆和王永江的那個腦子,就夠甩他一百條街的。
「現在能確定的消息是,日軍天皇親自北上到訪過蘇軍首都,在具體的就不知道了。」
王永江凝聲說道。
楊宇霆臉色一變,腦海中不斷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