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第一太子》[貞觀第一太子] - 卷一 第007章 何錯之有?(2)

能想到,今天,他卻能和一國之君還有滿朝文武同朝議事。

  這不得不說是造化弄人。

  按照禮儀覲見了皇帝後,就正式開始了早朝議事。

  「陛下,微臣有本啟奏。」這大家屁股剛坐好,一個御史言官就舉着笏板就站了出來。

  對於這個御史準備說什麼,其實滿朝的文武大臣都心知肚明,包括坐在上面的李二也是瞭然,一瞬間,幾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李承乾身上。

  被這百十號人盯着,李承乾就更緊張了,後背都被汗水浸**,只能勉強坐直身子,這在旁人看來,反而多了幾分故作鎮定的神態。

  從袖籠里摸出奏章呈交上去後,這御史躬身說道:「啟稟陛下,微臣近日聽聞,東宮大肆靡費糧食釀酒。」說完,他轉向李承乾,問道,「敢問太子,可有此事。」

  「確有其事。」李承乾咽了口口水藉此掩飾自己的緊張。

  這會兒,他也看清楚了這御史,印象中好像是姓盧,乃是范陽盧氏的族人,至於名字,實在是想不起來了,雖然穿越也這麼久了,但是原身的記憶他還是沒能徹底的消化。

  聽到李承乾的回答,這御史一臉痛心疾首地說道:「殿下可知,我朝為何禁酒?」

  唐初的時候是禁酒的,一是因為接連的大災,二是為了穩定糧食的供養需求,再加上連年作戰,禁酒也就成了必然。

  李承乾沒說話,倒不是不知道怎麼說,而是一時緊張,居然忘了怎麼開口。

  哪怕他之前為此在心中做過無數次的預演,但真當他親身面對的時候,很多事情都不是按照他的預演而發展的。

  而他的沉默,讓滿朝文武甚為失望。

  尤其是李世民,更是面露失望之色。

  太子犯錯沒什麼,但是你要敢於承擔,以沉默相對,算怎麼回事兒?

  在李承乾身後,李泰和李恪倒是看得津津有味。

  今天這早床沒白起,這一開始就這麼精彩!

  對於李承乾的沉默,這御史卻是心中冷笑。

  你以為沉默以對就能矇混過去么?

  「殿下,走出去看看吧,如今長安城還有多少人食不果腹,殿下身為儲君,卻是帶頭靡費糧食釀酒,這得多寒百姓的心啊!」說著,這人已是聲淚俱下,彷彿在為長安城那些衣食無着,食不果腹的百姓傷心。

  單手拿着笏板,揮袖抹了抹一把不知道存在不存在的眼淚,當他手放下時,徒然厲聲道:「那口腹之慾,就真的比我大唐國祚還要重要麼!」

  就他這副做派,把李承乾都看傻了。

  那真的是一副為國為民的模樣,真的!

  只是滿朝文武又有誰不知道,這傢伙不過是想打壓皇權罷了……

  他姓什麼,他姓盧啊!

  范陽盧家的盧!

  但不管他此舉是為什麼,至少他說的是事實,所以滿朝文武再次把目光轉向了李承乾,想聽聽他怎麼說。

  而李承乾這會兒,已經下定了決心,必須離開大唐了。

  這個他前世連名字都沒聽過的傢伙,都有這般表現,更遑論那些在歷史上大書特書的傢伙們。

  眼瞅着滿朝文武想聽自己一個答覆,李承乾不得不站了起來,他的戰場終究是來了。

  深呼了一口氣,李承乾擲地有聲地說道:「孤為太子,一未強取豪奪,二未以勢壓人,一應支出皆為東宮份例,敢問何錯之有?」

  他說完,一石激起千層浪!

  瞬間,整個朝堂都亂了起來……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