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 第11章 鄭成功與魯王

曾經的南京城,如今的江寧府依舊人煙喧鬧。
得益於錢謙益等一眾識時務的「俊傑」,南京城由於主動投降,在清軍南下時倒是沒有像揚州那樣遭受大的破壞。
「果真!」
顧炎武驚喜形色,起身踱步
「未想到天軍果然獲此大捷!」
前兩日也有清兵於惠州大敗的消息流傳,未曾想明軍已經兵至閩南!
將近三萬清軍被殲,連克六縣,光復漳州
自弘光、隆武朝廷破滅,這樣的捷報已然很久沒有聽聞了!
更不必說,天子親自披堅執銳,鳴鼓而征,涅槃於絕境;振武於偏方。
誰言太祖無後乎?
顧炎武立即回首對來人道
「如今聖天子英明神武,我等當從駕輔之,你回去告訴陳人中,我不就將會赴太湖,舉義之前,不若先與南方朝廷和魯王相通,以求策應!」
「小人明白!」
來報的信使領命而下
顧炎武忽然想到了些什麼,卻是皺起眉來
魯王……
之前魯王號稱監國時就與同時期的唐王也就是隆武帝雙方發生過衝突,如今南方朝廷新立,之前南方朝廷在兩廣也就罷了,如今大軍進入福建,而福建又是支持魯王的鄭氏勢力的活動範圍。
雙方會不會……
不是顧炎武心裏黑暗,但畢竟南明朝廷有過前車之鑒啊……
……
海風呼嘯,將寬大的船帆高高鼓起,艦首劈開兩側起伏浪花,十數艘五百料以上的大型福船正在離岸不遠的海面上行駛。
一名留着短須、劍眉高聳的年輕將領帶着身後十餘名部下,面向南方,單膝拱手跪地。
海風吹過甲板,軍旗獵獵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卿公忠體國,毀家紓難於傾覆之時;捨身效命於危擾之際,撫民靖邊,整軍以抗胡虜,氣節骨梗、屢克功勛,為國朝所賴……」
一名年輕的大內中官手持聖旨,大聲朗讀
鄭成功跪在下方,卻是心中如海浪般波瀾起伏
前幾日他已經獲悉了南方朝廷於廣東大捷,斬殺佟養甲、李成棟,又直趨閩南,克獲漳州。
他第一反應是不信的,但是反覆確認之後,便驚訝萬分了。
自佟、李作為清軍先鋒,一路殺至閩南,雖然也遇到過不少反抗,但卻從未遭遇過重大損失。
如今卻突然傳出佟、李清軍不僅被殲,而且大本營漳州也被明軍收復,這實在是讓人對曾經一路內鬥、一路潰敗、一路逃竄的南明朝廷刮目相看。
無論如何,得此大勝之後的小朝廷必將威望大增,恐怕各路抗清義軍也不得不報以尊敬了。
而這也正是鄭成功所擔心的,鄭氏本來是支持隆武朝廷(實際上是企圖控制隆武朝廷),隆武朝廷覆滅後,自己父親受洪承疇勸說降清被清廷軟禁,而自己率軍出海堅持抵抗,一直以來又是以魯王監國為尊。
現在剛剛大勝的天子遣使攜旨意而來,實在是讓他萬分忐忑,唯恐夾在魯王與南方天子間受到清算。雖說鄭氏本就自成體系,並不懼朝廷,但想要堅持抗清畢竟還是要南明朝廷這桿大旗的。
「卿不從利誘、無懼威逼,全忠義大道,是以朕引為東南柱石!故恩加靖虜侯、領右都督,平所轄水軍,福建、浙江、南直隸禦寇諸事!」
鄭成功眼神震爍,心中詫異
天子不僅沒有追究他的問題,而且也沒做什麼讓他在魯王那尷尬的行為,而是一番誇讚安撫和提拔封賞。
事實上,如今的鄭成功身上除了隆武帝時給的一個伯爵爵位外,便只有一個不倫不類的福建總兵。由於鄭芝龍投清,所以他接收父親的舊部不足一年,在明廷中地位顯得很是尷尬。
而李炎所給的這個右都督以及在閩、浙、直三省的職權,可以說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