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 第23章 巡視廣州

胡璇雖然被驚得目瞪口呆,但李炎卻不是臨時起意,他這幾日想了許久,之前讓張同敞負責廣州市舶司開海,現在又令胡璇組織整頓佛山鐵冶事宜,沒有親自去巡視一二到底還是不放心的。
而且,其實他對廣州市舶司和佛山鐵冶有着更大的期望,在他的設想當中,這兩個地方將成為光烈朝北伐的重要依仗。
他是想把自己的一些想法交予廣州、佛山兩地實施的,不親自看看,心中畢竟沒有底。
當把這個打算給閣臣們說了之後,瞿式耜等人一開始自然是反對,很多都察院御史官員、六科給事中也是馬上「清正直言」、「絕不逢君之惡」。
但還是那句話,現在的光烈天子與之前的桂王朱由榔已經不同了。
潮惠、漳州大捷威望震於江南;廣州開海設市舶司又掌住了朝廷錢袋子,別看張同敞也是文官,可人家又不會和皇帝鬧彆扭,再說你以為趙紀在那是當擺設嗎?藉著軍制改革,在軍中權威也無可置疑。
現在的天子已經不需要和文官們太過虛與委蛇了。
最終,力排眾議之下,百官們不得不捏着鼻子認了。
李炎也沒有大張旗鼓,只點了四百親衛騎兵、五百親衛甲士宿衛左右,然後便輕裝簡從的向東面出發了。
按照他的計劃,打算先從肇慶到廣州,看一看市舶司建設的現狀,再折返回程時到佛山看看。
此時的佛山其實只是一個鎮而已,廣州府南海縣下轄的一個鎮而已,還遠遠不足與後世那個地級市的規模相提並論。
說起來路程也不遠,離肇慶也就不到兩百里的樣子,若是騎馬,不到兩日便可抵達。但一千多人浩浩蕩蕩的話也就四日行程,也正因為路程不遠,雖然文官們都反對自己出行,但最終還是屈服了,否則要是學叫門天子朱祁鎮那樣跑到幾千里外的敵占區去浪,怕是文官們能一頭磕死在大殿柱子上。
這也是讓李炎感到慶幸,本來一開始重生的時候,結合所知道的歷史,他對自己這個小朝廷的未來相當悲觀,乃至於絕望。但當在惠州「置之死地而後生」之後,解決了迫在眉睫的威脅,他才發現:其實廣東這個根據地真的很不錯啊!
論糧食,廣州處於北回歸線上,莊稼一年三熟,以及發達的漁業。雖比不上湖廣、江南的大糧倉,但自給還是可以的吧?
論財政,更不必說,靠着當今世界上最繁榮的貿易港口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海貿路線,只要經營得法,一年幾百萬兩都是有可能的。
論資源,廣東有大量易於開採的露天富鐵礦,而且還有佛山鎮這個此時全國首屈一指的鋼鐵工業基地。再加上,自己不能生產的東西,背靠大海,我還能買啊!日本的硫磺、葡萄牙的火器、東南亞的糧食、煤炭,大海茫茫無際,只要把鄭氏一系拉攏好,不做什麼殺雞取卵的行當,這大海就是光烈朝廷取之不盡的聚寶盆!
李炎越想越覺得,這北伐滿清,也不是毫無勝算嘛?而且他還知道,歷史上再過一年,滿清北方也會出大亂子,到時候應接不暇之下,不說一舉統一全國,割據一方,飲馬長江還是有可能的吧?
也不知道歷史上的南明朝廷是怎麼能玩脫的……
隨着李炎一路上的「宏偉規劃」,也許是騎兵多,而且又都是些強健的軍士,僅僅三日多時間,一行人便抵達廣州府。
廣東巡撫陳邦彥帶着一眾官員出來迎接聖駕,其實按照規矩,一般情況下兩廣總督、巡撫的駐地是在肇慶或者梧州。但如今肇慶是光烈小朝廷的臨時首都,而且李炎和內閣也覺得廣東中部和東部還是要有大員看着。其他不說,光這番禺縣的海港碼頭還有南海縣的佛山鎮,那都是朝廷的命脈啊!
所以也就讓巡撫陳邦彥轉到廣州辦公。
李炎下了馬,身後的隨從們在他的允許下也都下馬恭敬站立在一旁。此次他並未帶什麼文臣,唯有帶上了年輕的中書舍人王夫之和剛剛上任的工部右侍郎胡璇。
而在迎接隊伍中,跪在陳邦彥身旁的卻是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胖大叔。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