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琅琊王氏的妾室》[做琅琊王氏的妾室] - 第一章

我決定先取消和太原王氏有可能的聯姻,再決定後續怎麼做。
我進入太極殿,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站在屋子中間,手背在身後。
他長得眉清目秀,看到我後笑了,笑起來的時候宛若一盆清水泛起的漣漪,淡淡的,卻又不乏笑意。
「熙琅,你來了。」
我單刀直入,「父皇,你不用再找王氏家主了,我不嫁了。」
他笑容僵了,「熙琅,你再等等,這老匹夫馬上答應了。」
我搖搖頭,「父皇,不用了,既然他不識抬舉,那我們也不必留情面。」
父女心意相通,皇帝馬上想明白了李熙琅所言。
他們皇家作為隴西李氏的分支,幾百年來仰望五姓七望。
先祖修訂《氏族志》,給門閥排名,藉此遏制門閥勢力。
修此志者一點面子也不給,鐵面無私地將山東崔氏列為了第一等,先祖大怒,「朕平定四海,令天下一家,竟然比不得崔氏?
不要論祖上如何,要以今日官爵高下定尊卑。
懂朕的意思了嗎!」
大秦覆滅後「鐵打的世家,流水的皇家」,皇權一直被壓制。
他一直想讓雙方能體面的收場,士族與皇權共治天下。
如果不選擇懷柔路線,只剩下另一條路。
「提拔寒門,廣開科舉」,捨去「舉賢能」「舉孝廉」等士族壟斷之提拔路徑。
皇帝驚疑不定地看着我,我受此氣氛影響,也不由心跳加速。
他背着手,來回踱步。
我們都明白,這是幾百年從未有之大事。
士族門閥壟斷知識,每每新朝建立,皇帝都」唯才是舉」「求賢若渴」求士族子弟入朝為官。
新朝建立,在鄉野建立威信自是難上加難,不得不依賴當地的名門望族積攢聲望。
士族子弟往往架子十足,趁機提高自身威望。
「皇家求着士族子弟入朝為官而子弟清高不願為官」「公主想做琅琊王氏的妾室都不配」這樣的謠言竟流傳甚廣。
李熙琅的情緒最終還是影響了我,我握緊拳頭,「他們沒有敬畏之心,藐視皇權,地方割據,遲早會出大事,不如現在布局。
我們有軍隊,調動駐軍,協助官府,有違令者不論何人一律收押!
『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天子尚且如此,況人臣乎?」
萬分慶幸目前唯一的優勢就是軍餉還有錢發。
「目前有一寒門子弟在軍中屢立奇功,…

待續...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