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開局牢中坐,朱元璋求我出山》[大明:開局牢中坐,朱元璋求我出山] - 《大明:開局牢中坐,朱元璋求我出山》精彩章節試讀子分第2章

第12章

「喔,這個倒是可以。」老朱點頭答應了韓度,繼續下令,「今晚這裡的發生的事情,任何人都不能泄露絲毫出去。」

老朱說完,在韓度和太監身上掃視。

「遵旨。」兩人齊齊躬身應道。

老朱沒有說泄露的後果,但是其後果卻不言自明。

這時朱標插話道:「韓度你現在既然是八品寶鈔提舉司提舉,再回刑部大牢卻不合適了。而且現在已經宵禁,你要回家也是多有不便。」或許是想到了什麼,停頓了一下,「或許你哪怕是回去了,你家裡也不方便你住下。不若就在孤的東宮住上一晚,明天再回去吧。」

韓度明白,自己家裡現在還真不適合自己回去。韓家全家入獄,家肯定是被封了,哪怕是沒有封,韓家遭逢如此大變那些下人恐怕早就一鬨而散了。他回去也是孤零零的一個人,還不如在東宮暫時住上一晚,明天再回去慢慢收拾。

「臣,謝過太子殿下。」

一旁的太監得到老朱的示意,走到韓度身前,「韓大人,請吧。」

「臣告退。」韓度連忙朝御座上的老朱和一旁的太子施了一禮,跟着太監出門。

「有勞公公。」韓度跟着太監走到一個僻靜之處,將手裡的寶鈔和銀子全都塞到太監手裡。

「韓大人這是幹什麼?」太監沒有拒絕,但是也沒有收下。

韓度抱拳一禮道:「沒有別的意思,在下是真心感謝公公。只是在下現在身無長物,也就這點東西,還請公公不要嫌棄。」太監作為朱元璋身邊伺候的人,與之交好會有多少好處,韓度心知肚明。就算是不能交好,那至少也不能得罪。

太監佛塵一擺,道:「如果韓大人是真心實意的感謝咱家,那咱家就收下。不過醜話說在前頭,咱家的上一任就算因為向宮外透露消息被陛下給斬了,所以即便是咱家收了韓大人的銀子,咱家也是不會給韓大人通風報信的。這樣,韓大人還要送銀子給咱家嗎?」

「公公對下官有救命之恩,下官是真心想感謝公公。」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韓度豈能不送?要是不送豈不是更加得罪這太監?左右不過是幾十兩銀子罷了,反正只要自己能夠活命就是最大的收穫。至於銀子,韓度不相信憑藉著他遠超這個時代的知識和見識,會賺不到銀子。

「既然如此,咱家便收下。」

奉天殿里燭火幽幽,殿內無風,燭焰紋絲不動,像是一個個靜立着的侍衛。

老朱和朱標父子對視着沉默。

忽然老朱幽幽的問道:「太子,你覺得韓度這個人怎麼樣?」輕飄飄的話語裏面帶着幾分探究,帶着幾分考校的意味。

「此人,」朱標聞言,眉頭緊皺,停頓了許久才繼續說道:「此人聰明過人、遠見卓識,能想常人所不想,能思常人所不思,是難得的人才。但是……」

「但是他行事肆無忌憚、隨心所欲,就像在寶鈔一事上,他便以大明為中心,除了大明之外完全不顧其他藩屬各國的死活,做法狠毒。你是想說這些吧?」老朱接着朱標的話,反問他。

「兒臣就是這樣想的,這樣的人有能力、能做事,但同時也是一個,一個禍患。」朱標梗着脖子直視朱元璋,這是他真實的想法,他不打算在老朱面前隱藏。

老朱笑着點點頭,「太子,你說的都對,朕很欣慰你在看人方面有這樣的本事。那太子認為此人,可用否?」

朱標沉吟,片刻之後回道:「能用,但不可大用。」

朱元璋聽了搖頭嘆息。

朱標詫異,問道:「父皇,兒臣,兒臣錯了嗎?」

「太子你的確是錯了。」老朱肯定的說道。

朱標做出洗耳恭聽的樣子,正色道:「還請父皇為兒臣解惑。」

「為帝王者要知人善用,什麼是知人善用?咱想你的那些大儒師傅早就告訴過你了,咱就不用多說。咱只是給你舉個例子,漢太祖劉邦曾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知人善用者如劉邦,知人不善用者如項羽,太子你明白了嗎?」

「兒臣明白。」朱標恍然大悟。韓度謀略惡毒又怎樣?他又不是在禍害大明,反而是在幫助大明,增強大明的實力而削弱周邊各國。

彼之英雄,吾之仇寇!反過來,彼之仇寇自然就是吾之英雄。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