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電腦,我能操縱億萬太空戰艦》[融合電腦,我能操縱億萬太空戰艦] - 第十八章 大氣(2)

周產一萬片芯片,良率50%-55%之間波動的產能。

第二條生產線起步就是一萬片芯片的產量,工藝仍舊是6000納米。但這一次,陳岳終於不用再降低標準去衡量良率了。

第一次試生產,一萬片芯片之中,以6000納米工藝性能來衡量,良率也達到了12%!

這意味着,每過一周,陳岳便能自行生產出1200片6000納米工藝的芯片!也意味着,每過一周,便有高達1200片高性能芯片可以被替換回來,去安裝到更重要的地方去。

並且,這還只是生產初期。陳岳有信心在至多兩年的調試之後,讓這第二條生產線的周產能達到十萬片,良率達到40%!那樣,就是每周4萬片的產能了。

芯片供應的充足,徹底放開了陳岳身上的束縛,讓他終於可以不計代價的全力以赴的生產機械人和設備而不擔心沒有芯片可用。

于是之前被壓抑的機械人產能全部釋放了出來。在此刻已有將近十萬台機械人的前提之下,機械人產能達到了平均日產700台!

這新生產出來的機械人源源不斷的供應到了建設一線。原本不堪重負的機械人們終於可以歇一歇,有機會到「醫院」里進行一次全面大修了。同時,各條戰線的建設進度也開始驟然提速。

此刻,陳岳在木衛五上建造的鐵路網,已經從最初的一橫兩縱,擴展成了現在的三環四縱。

以熒惑號飛船為核心,在它周邊總計有三條環線,距離分別為大約50/160/280公里。在這三條環線之中,還有四條縱線鐵路連接內外。

在鐵路網之中還存在有大量的支線,分別延伸到了每一處礦場、每一家工廠之中。鐵路總里程此刻已經達到了七千公里。

有兩百餘列列車晝夜不停地在這些軌道之上飛馳。它們或者將鋼錠、銅錠、鋁錠等運輸到對應的鑄造廠與加工廠,又或者將加工好的零件運送到組裝廠,又或者將大量的固態氧送到發電廠,又或者將大量的鐵軌運輸到鐵路盡頭……

陳岳觀察到,伴隨着自己工業實力的增加,伴隨着工廠數量、產能的不斷增加,整顆木衛五的環境也受到了自己的影響。

此刻的木衛五,甚至於有了一層薄薄的大氣層。

類似於木衛五這樣的小個頭天體,想要有大氣層那是在搞笑。就算偶爾機緣巧合,譬如穿過了一片星際氣體富集區從而有了一點大氣層,那也像是老實人娶了小仙女一樣,根本留不住。

星際輻射,木星輻射,都會無情的把大氣層剝離,且速度極快。

但,陳岳發現,木衛五的大氣層竟然越來越厚了……

它的地表大氣壓力,甚至於達到了地球大氣壓力的七萬分之一。比冥王星的大氣還要大。

要知道,它的質量可比冥王星小得多了。

陳岳看了看時刻噴吐着滾滾煙塵的發電廠,又看了看一刻不停的鋼鐵廠、冶金廠,若有所思。

「有大氣就有大氣吧……別太厚就行。」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