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大明》[盛世大明] - 第3章 即位稱帝

奉天殿,酉時。

身穿金黃袞服,頭戴青玄赤黃冕冠的朱厚坐在龍椅上,看着下面排班而列的文武大臣,內心腹誹不已。

在大明當個皇帝真是不容易啊,他如同木偶一樣被折騰了整整一天。

不過有一說一,這龍椅的觸感真是不怎麼樣啊,整天坐在硬梆梆的金子上面這誰受得了啊!以後得想辦法弄個真皮墊子,這樣坐着才舒服。

不知道群臣如果發現在這個莊嚴神聖的時刻,他們寄予厚望的朱厚同學腦袋瓜里現在想的竟是這些,會不會氣的吐血三升,當場掐死他,另立新君。

無怪朱厚吐槽,他實在沒想到古代即位稱帝的禮儀之繁瑣,實在令人髮指。

一直等到了正午時分,接駕隊伍才開始從大明門進入帝都,然後派遣禮部官員告祭各宗廟:先帝龍馭上賓了,又多了一個後輩來陪諸位了,大家可以在下面樂呵樂呵了。

接着又根據禮法,先去仁壽宮朝見了便宜皇伯母張太后。或許是年齡大了,亦或許是見到與先帝相似的面孔,張太后勉強振作精神訓誡了朱厚幾句,就示意朱厚退下了。

對於這位一生輔佐孝宗皇帝,開創了「弘治中興」大好盛世的賢良淑德張太后,朱厚心裏除了尊敬,更多的是憐憫。

是的,憐憫,縱觀這位母儀天下的太后一生,很難不令人生出惻隱之心。

這位太后一生共育有兩子一女,但僅先帝一人得以成活,還是一位恣意妄為的主,並且也只活了三十一歲。

而她的晚景更是凄涼,為了兩個攫取民利的弟弟,甚至跪地懇求小心眼的熜哥加以寬宥,最終憂懼而亡。而她一死,熜哥立馬就誅滅了那倆兄弟,不得不感慨熜哥的性情薄涼!

雖然這位太后縱容自己娘家的倆兄弟肆為奸利,不過瑕不掩瑜。

「母儀天下」或許是對她最好的詮釋,朱厚回想起張太后已然蒼老的面容,心裏感慨不已。

等太后薨了,那倆兄弟就是她給自己留下的金融大禮包,如若哪天朝廷揭不開鍋了,抄了他倆就有錢了,到時候自己還得感謝她。

不過想起張太后蒼老的面容,朱厚心中不由一軟,留那兩兄弟一命便是,朕只要錢不要人。

略作感概後,朱厚一行又來到天安門禱告,祭祀天地,與天地溝通:之前的皇帝賓天了,現在到我做主了,大家給個面子,意思意思,風調雨順什麼的都安排着走。

祭祀完天地之後又開始祭祀鬼神,一個動作不得不僵硬的重複幾十遍以上,而且你還不能休息或者敷衍,滿朝文武都盯着呢,敢亂來口水都能噴死你。

等到天都要黑了才堪堪來到奉天殿,讓朱厚同學啼笑皆非的是,都這個時候了還要進行一番「三辭三讓」的戲碼,最後再「勉從所請」。

這樣才顯得新帝孝順敦厚,不慕權利。

看來自己在塑造良好人設這條不歸路上越走越遠了啊,朱厚無奈的苦笑道。

楊廷和望着龍椅上的小皇帝,心中也不由鬆了一口氣,彷彿卸下了重擔。

這三十七天總攬朝政的權臣生活,看似風光無限,臨危受命,扶大廈於將傾,表面上誰人不稱道一聲「公忠體國」。

但誰又知道自己內心的惶恐不安,如履薄冰,這其中的辛酸不足與外人道也。

滿朝文武在這新舊更替之時誰也不敢輕易冒頭,整個大殿中的人各有各的心思。

就這樣大殿中一時間寂靜無聲,顯得莊嚴肅穆無比。

直到新任司禮太監魏彬宣讀大行皇帝遺詔,大殿中人才將心思集中在眼前這神聖無比的登基儀式上。

等到詔書念完,朱厚心裏面頓時鬆了一口氣。

直到現在自己才算真的坐上了帝位,任何人都不能把自己從這個皇帝寶座上拉下馬來。

最慘也就不過被人架空而已,前面的付出與隱忍都是值得的,不過話說自己也沒真付出什麼。

接着一身深青赤朝服,頭戴九龍四鳳翡翠冠的張太后在群臣的跪地朝拜中走進了大殿,面帶微笑地挽着朱厚的手走出大殿,來到殿外廣場高高的丹墀之上,文武百官隨即跪在丹墀下的御路兩旁。

威武高大的儀仗衛士站班在儀仗墩上,手執旌、旗、傘、蓋、斧、鉞、戟,將眼前的繼位大典襯托的肅穆無比。

張太后從尚寶太監和印綬太監手中接過了大明權力的象徵—玉璽與虎符。

「皇帝,哀家今天就把這大明江山就交給你了!」張太后將玉璽與虎符鄭重的交到朱厚手中。

朱厚頓時覺得雙手似有萬斤沉重,因為他知道,自己手中托着的,不僅僅只是這皇帝權力的象徵,更是這大明的億兆百姓。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在楊廷和等內閣大臣的帶領下,整個大殿,廣場中的群臣與士兵一排排地跪倒高呼。

聲音傳到皇宮外,所有百姓也自發跪地高呼。他們知道,這方天地已經換了新主人。

對於他們而言,也只能暗自祈禱這位新帝不會像先帝那樣肆意妄為,而是一位賢能聖明的好皇帝。

天地彷彿都失了聲,此時的朱厚就是整個天地的中心,受萬人朝拜,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原來這就是無數人夢寐以求的皇帝,這就是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