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崇禎大一歲》[我比崇禎大一歲] - 一百八十一章:小流域治理(2)

收取之於民用之於兵!
根據地待遇最好的是軍人。
要養一支強軍需要大量錢糧。
沒有稅收的支持肯定不行!
後面是不是能夠健康發展,取決於根基牢不牢靠,所以需要一座堅固的城池。
現如今城池的四面單牆都修好了,防禦力比經不起火攻的木寨牆強太多。
南城門樓子正在修建中,霜凍來臨前就能完成。
黃毅沒修官衙和府邸,依舊是在北城門樓子居住、辦公。
南城門樓子修成後,又能多出兩abc 平方米的辦公樓,在不講究排場的情況下,地方勉強夠用。
民居、集體宿舍正在緊鑼密鼓修建中,本着艱苦奮鬥的基本原則,住宅不可能寬敞,但是要保暖。
要做到入冬後沒人住地窩子、帳篷、蒙古包。
能夠容納七八百人開會、學習、看演出的大禮堂基本完工,糧庫已經完成了五個筒倉,還有五個正在建造中,秋收時存糧五萬石毫無壓力。
開了春完成春耕後還要修建筒倉,根據地必須實行糧食儲備,以後存糧要保持最起碼能夠耗用一年。
魯密銃、鳥銃的月產量上個月已經提高到七十幾桿,齊大山、藍進魁表態這個月產量肯定超過一百桿,年底前能夠達到月產一百二十桿。
燧發槍在這個時期叫做自生銃,根據地一直在研發、試製,負責人是齊小山。
只不過試驗品的發火率太低連五成都達不到,沒法量產列裝部隊。
找出問題,不斷改進正在進行中,黃毅的要求是發火率不得低於八成。
齊小山已經能夠寫五六百字,看得懂黃毅繪製的圖紙,也在學習繪圖。
他經常和汪柏山、張氏、趙勇、李萬全等等一起打燧發槍,打報廢某個零件換上改進後的繼續打,一直打到槍管報廢。
他和趙勇、汪柏山等等都覺得燧發槍比火繩槍方便實用,都在尋找發火率低於一半的弊端,希望早日能夠打制出發火率高於八成的產品。
他們都看過試過那支獨一無二的米尼槍,驚嘆那打火用的轉輪。
齊小山、藍進魁等等當然希望仿製出這種發火裝置。
不僅僅鐵匠、木匠集思廣益,能夠加工玉石的珠寶匠也參與,只可惜僅僅是做出個樣子貨,轉十次只能有一兩次打出火星。
這發火率還低於燧發槍的燧石撞擊發火裝置,所以放棄了。
在黃毅親自指點下,鑄造火炮的模具已經完成了兩副,分別是三磅跑、六磅炮。
之所以沒開始鑄炮,是因為劉漢、齊大山等等心裏沒底,大家都等著黃毅回來一槌定音。
黃毅對照手機里的資料檢查自己設計可循環使用的模具後,沒發現明顯錯誤。
這種模具是用十八塊鋼鐵模塊組合,內壁搪石英砂,使用過一次後,第二次使用前繼續搪石英砂即可。
他讓劉漢、藍進魁等等大膽嘗試採用中空模型,在其中導入冷卻水,使鐵質炮管自內向外凝固的鑄炮方法,不要擔心失敗,一次不行就兩次、三次……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