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崇禎大一歲》[我比崇禎大一歲] - 一百八十二章:增加兵馬(2)

七隊人馬七百人,四百騎兵,三百是騎馬步兵,都是全脫產的戰士,其中有一百五十人是火槍手。
還有以火槍手、長槍手、刀盾手為主的七百騎馬步兵,但是沒能全脫產,農忙時帶上戰馬、挽馬參與運輸。
沒辦法,田野里大忙之時農活兒太多,必須齊心協力。
現在的黃毅已經把正兵擴充到了一千四百,組織起了隔天訓練的八百輔兵,動員了八百三天集訓一次的民兵。
兩千六百男人參與軍訓已經是極限,是根據地青壯年男子的三分之一,還有四百是女民兵,都在練習使用鳥銃。
糧食是希望,糧食是定心丸。
新來的流民、遼民不僅僅感受到了集體的力量,體會到了集體生活的優越性,還看到了一車又一車的麥子、糜子、高粱、番薯往城裡運。
都意識到黃大人承諾給所有人溫飽不是鏡花水月,一個個積極性高漲。
他們都知道根據地有可能被韃子、建奴「打草谷」,沒人排斥軍訓,絕大多數都端著白蠟桿長槍練習結陣突刺。
不少青壯年希望成為拿軍餉的正兵,所以參與軍訓時特別肯吃苦,希望得到一個優等評語。
儘可能做到公平是基本原則,根據地的基層管理者採取擇優選拔的方法,正兵當然是優勝劣汰。
三個月考評一次,每一次都會有訓練之時考評全優的民兵成長為輔兵,表現良好、作風硬的輔兵升級為正兵。
正兵有更多的成長空間,能夠成為全脫產的騎兵、騎馬步兵,還可以當上伍長、小旗,識字超過五百的可以升任副總旗、總旗……
以後傷殘退役的正兵都將要成為基層管理者。
反正掌握一條,儘可能給底層士兵、老百姓提供上升的階梯,讓更多人活得有希望過得有尊嚴。
工作、學習兩手抓,端正思想、統一思想培養民族自豪感一直在進行中。
掃盲工作很重要,黃毅不教四書五經,僅僅是教會大家識字算術,選一些好詩詞讓大家背誦。
絕大多數正兵都能完整地背誦、吟唱岳飛的《滿江紅·怒髮衝冠》、文天祥的《過零丁洋》,經常高歌《團結就是力量》。
八成以上的正兵可以默寫兩百個漢字,認識四五百,寫便條時漢字搭配漢語拼音,基本上能夠看得懂。
沒辦法全軍脫盲,因為有兩成左右的正兵是蒙古人,他們能夠聽得懂漢語,會說漢語已經難能可貴,教會他們寫漢字的難度太大。
至今為止,虎嘯川兄弟倆、察喇合、格爾達、鴉莫帛里等等最早追隨黃毅的蒙古人都沒能掌握二百個漢字。
戰鬥力跟是否識字沒有直接關係,不苛求基層戰士都能寫會算。
但是在一般情況下,文盲只能做兵頭,職務止步於副總旗,總旗官以上必須能夠書寫條例、公文。
風氣很重要,根據地一直在樹新風,重視讀書、識字,不歧視婦女,優待戰士,厚待大工匠,善待勞動者,長期以往焉能不興旺?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