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崇禎大一歲》[我比崇禎大一歲] - 一百八十五章:秋後算帳

偷工減料導致明軍的火銃也就是火繩槍質量差容易炸膛。
明軍銃手害怕被炸瞎了眼睛,一是裝填是故意減少火藥量降低炸膛的風險,二是閉着眼睛開火。
所以擁有大量火器的明軍在戰場上發揮不出先進性,被建奴吊打!
燧發槍是發展趨勢,黃毅很重視,親自指點,只可惜依舊沒能量產。
因為發火率雖然提高了一些也只是五六成而已, 沒達到黃毅要求的八成以上。
根據地的三百火槍手都是端著根據地自產的魯密銃參戰。
黃毅是個現代人,當然知道獎勤罰懶,不能吃大鍋飯。
不管是什麼產品,哪怕是毛線衣、羊毛氈,都有合格等級,武器的質量要求更加高。
所有的產品都執行計件工資制,多勞多得已經深入人心。
如何把控質量是重中之重!
火器的質量必須嚴控!
責任到人必不可少。
根據地出產的每一桿魯密銃都有編號, 每個編號都有質量記錄。
非正常毀壞可以追責到每個零部件的生產者!
況且根據地的鐵匠用不着靠着偷工減料養活自己和家人。
他們要靠打制出精品提高計件工資的等級, 靠工友、大師傅對他們平時工作態度的評分得到公租房分配。
所以根據地沒有粗製濫造的產品, 軍品必是精品,自產的魯密銃質量高於福建、廣東貨。
戰馬被羽箭遠遠地射中基本上不礙事,被魯密銃打中事兒就大了。
魯密銃齊射可以在蒙古輕騎兵接近到八十步之時,這個距離騎弓射出輕箭都有可能飛不到,飛到也沒了殺傷力。
蒙古輕騎兵承受住一輪齊射後繼續突破,接下來還會被箭矢、投槍大量殺傷。
以喀喇沁諸部的那點兒實力,有可能根本用不上全套的戰術,沒準兒一個騎兵突襲就萬事大吉!
絕大多數蒙古部落沒有火炮,只要能夠消弭羽箭漫射造成的傷亡,黃毅就能以最小的傷亡取得勝利。
想要在明末亂世立足且開創新天地談何容易?
黃毅需要培養人才歷練麾下,每一個上過戰場的戰士都是將軍的種子,都有可能成為新天地的管理者。
竭盡所能減少傷亡,決不能打消耗戰,是這一兩年的原則。
黃毅沒忘了赫丹巴特爾, 派遣黃大智送去了五百石麥子、一百口根據地自產的鐵鍋。
不是準備和他聯手打擊喀喇沁諸部, 而是約他同時出兵各自打擊離得最近的部落。
這樣做了有個大好處,用不着因為分戰利品起糾紛。
還有一個好處是強敵來自兩個方向,一盤散沙的喀喇沁三十六家更加難以應對。
喀喇沁去年做了帶路黨,夥同建奴殺入京畿之地,搶劫了大量金銀財寶、裹挾了很多漢民,得了不少盔甲和武器。
秋後算帳的時候到了,當然要儘可能多的解救漢民。
黃毅讓黃大智給赫丹巴特爾傳口信,要求他洗劫喀喇沁部落之時儘可能保全漢民。
戰後,根據地接收所有的漢民,不會讓他白忙,無論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