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剛穿越就要登基為帝》[我在大明,剛穿越就要登基為帝] - 第9章

「萬歲爺,內十二監正五品以上的內官等着萬歲爺接見。」

送走了楊廷和之後,朱厚熜擦了擦汗。

和楊廷和這樣的內閣首輔交鋒,實在不是容易的事情。楊廷和看起來長得和氣,甚至有些小帥帥,但威嚴真的不是說說的。自己身為皇帝,面對楊廷和的時候都有巨大的壓力。

禮不可廢?

楊廷和連自己叫興王為「父王」,都以「禮不可廢」來直接反對。態度很是堅決,絲毫沒有退讓的餘地。

其實朱厚熜有些時候理解楊廷和,有些時候是真的不理解楊廷和。現在又不是漢唐時期,相權可以和皇權對抗。自從朱元璋廢除丞相之後,明朝的皇權已經很是穩固。而且朱厚熜又不是幾歲的孩子,需要朝臣輔政。相反朱厚熜已經14周歲,在古代這個年紀已經是可以頂門立戶。

因為十四周歲已經到了可以娶妻的年紀。你能夠娶妻,那麼就已經是大人。放在皇帝身上,皇帝如果可以娶妻,那麼就表明完全可以親政。如果皇帝小的時候有輔政大臣,那麼皇帝結婚之後,輔政大臣就需要把權力讓出來。也就是說朱厚熜現在這個年齡,是不需要什麼輔政大臣的,可以直接親政。楊廷和是正德朝的內閣首輔,本來跟新皇就會有芥蒂。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

楊廷和是正德皇帝的老師,又是正德朝的內閣首輔,新皇怎麼會喜歡楊廷和。看看正德皇帝登基之後,是怎麼對待老爹留下來的幾名內閣大佬。為了打壓那些老臣,正德皇帝可是放出了劉瑾這樣的惡犬,狠狠地收拾了一番朝臣。等解決了那些老臣,把權力歸攏到自己這裡,然後解決了劉瑾。楊廷和是經歷過正德朝早期的朝政動蕩,怎麼會如此強硬的反對新皇的意見。

難怪歷史上大禮儀之爭,會那麼的熱鬧。

楊廷和要壓制朱厚熜?

朱厚熜並不是很相信這個說法。楊廷和拿什麼壓制新皇,拿什麼對抗皇權?朝臣又不都是楊廷和的親戚朋友,目前的朝臣當中還有一大堆不服楊廷和的人。不過政治本來就是複雜的,楊廷和此人也是複雜的。歷史上的大禮儀之爭,到了最後已經不是真正的禮儀之爭,而是成了義氣之爭。楊廷和可能是真的沒想過要壓制皇權,但他肯定是想過讓皇帝跟着自己的思路走。

楊廷和到底怎麼想,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朱厚熜還真是無法判斷。

「黃伴,我們真的回不去安陸了。」

「萬歲爺,您說的這是什麼話。您是大明朝的皇帝,怎能說這種話。是楊大人又給萬歲爺難堪了嗎?」

黃錦大驚失色。

還以為楊廷和又給朱厚熜下馬威。

朱厚熜本來已經更衣,準備去見那些內官,聽到黃錦的話,停下道:「黃伴,這種話不能往外說。楊介夫乃朝廷柱石。朝廷現在不能沒有楊介夫,內廷絕對不能傳出這種話。」

朱厚熜算是警告一下黃錦。

雖然對於楊廷和有不滿,但朱厚熜現階段還是要倚重楊廷和。朱厚熜需要楊廷和這種內閣首輔,幫自己穩定朝政。一旦楊廷和不幹了,朝廷大亂都是有可能的。因此朱厚熜是絕對不能同意自己人口中傳出對於楊廷和不滿的聲音。

「是。」

「乳母和陸炳他們到了哪裡?」

「明天可以進宮。」

「你好好安排一下,別委屈了他們。還有,你去找朱宸,讓他從錦衣衛找一個武藝高強、懂點兵法的,給陸炳當先生。」

「是。」

黃錦緊跟着朱厚熜,腳步都不一樣。

作為貼身跟着朱厚熜的伴當,隨着朱厚熜正式登基為帝,身份已經完全不一樣。朱厚熜登基之後,第一個任命就是黃錦。

任命黃錦為御用太監。

一步登天。

本來黃錦只是跟着朱厚熜的伴當,在興王府都沒有什麼具體職務。來到了京城,在內廷更是什麼職務都沒有。但不着急,皇帝喜歡你,怎麼都可以。朱厚熜一句話,黃錦就成為了正四品的御用監太監。

這只是第一步。

所有人都知道,黃錦必然會分管內十二監當中的一個,成為其中的掌印太監。要不是黃錦這段時間一直是跟着朱厚熜,內官當中早就有人開始投靠黃錦。

「臣等見過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有品級的宦官,那都是跟大臣一樣。

見到皇上的時候,都會稱臣。皇帝面對他們,也會說「廠臣」、「內臣」。在明朝宦官很多,估計是整個中國歷史上宦官最多的年代。

不說別的,有品級的宦官人數就非常多。

在明朝只有正四品的宦官才叫太監,在明朝太監並不是人們常說的宦官,而是高級宦官才能夠得到的一個官階。內十二監當中最高是掌印太監,以及輔佐掌印太監的太監,都是正四品官員。再往下就是左右少監,是從四品的官階。少監往下就是左右監丞,為正五品。

這些都是內官當中的高級宦官。

朱厚熜這一次是為了認識他們。不少人心裏是七上八下,不知道新皇會怎麼對待他們。宦官和大臣不一樣,大臣是靠着家族、靠着師生同窗關係,甚至是靠着志同道合,再不行也是靠着自己才華立足於朝廷當中。

但宦官是無根飄萍。

只能是依附在皇權,也就是說宦官的生死榮辱都在皇帝一念之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