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種神醫無彈窗免費閱讀》[怨種神醫無彈窗免費閱讀] - 怨種神醫無彈窗免費閱讀第196章(2)

暗自琢磨姐姐臨走時對自己說的話。
施家僕人出現時,  母子兩人正坐在山寺門口的茶棚里吃糕點,王妙娘捂着肚子,真是深呼了一口氣,  該來的總要來,她的日子,  全指望今日。
再回到施家,  顧淮安的毒已解,  能自如行走,只是臉色蒼白,略顯憔悴,翟大夫按着他,  休養兩三日方能徹底放心。
顧淮安面無表情,看見只有母子兩人進門時,闃暗瞳孔瞬時收緊。
他其實護得很周全,趙月兒極少出門,在家都有婢女或他陪伴,她絕無可能夜裡自己跑出去,而後消失得無隱無蹤,只有王妙娘,他一時嫌惡,任由趙月兒安置在外頭,兩人合謀幫她逃脫。
王妙娘看見他寒針一樣的目光,壓迫懼人,也不由得頭皮發麻。
「人呢?」
他嗓音還是寒慄,像刀鋒從冰面刮過。
王妙娘不敢瞞他,摟緊喜哥兒:「她那天夜裡已經離開了江都。」
他怒極反笑,沉沉磨着後槽牙,真要磨出血來:「去哪兒了?」
「我問過她,她沒有回話。」
王妙娘撐着腰,顫聲道,「她一直不願意多說,只在前一日託人給我送東西,給我捎了封信,讓我幫忙雇一條小船,就停在清水河畔,在這日晚上等她出門,把她送往船上,只送出江都就好」王妙娘一五一十道來,上元節那日,他收了趙月兒給的妝匣,東西比清單上多了幾樣,一身綢衣,幾件舊首飾,幾十兩碎銀,這並不是她的東西,後來她有問過趙月兒,趙月兒道:「清單上列明的,都是姨娘的,余者就先放着,總有用處。」
趙月兒說要走,也是臨時來說,她在內宅,身邊一直有顧淮安,並不敢有動作,只求在外的王妙娘幫一把,接應雇船,另把喜哥兒送在她身邊。
王妙娘走的時候,趙月兒沒有多問,幫過她,這回趙月兒要走,王妙娘也來了。
王妙娘又將趙月兒帶的那些衣裳、首飾的樣式都一一說了,顧淮安喚寶月過來,那衣裳也不是趙月兒的,是去歲冬日家裡當鋪庫房清點,拿出來的一身,首飾也是不常用的,去年雲綺親事時,家裡就羅集了一些舊首飾送去匠人那改樣式,有幾件偷偷被趙月兒存了下來。
顧淮安聽完,只手撐在眉額,闔着眼,深深吸氣,旁人看見他下頜繃緊,死死咬牙,胸膛起伏得厲害。
送給王妙娘的那兩個妝匣,趙月兒肆無忌憚的捧着顧淮安面前,給他看過一次,後來,又是他陪着她送給王妙娘的。
她不是臨時起意,從去年他將她從金陵帶回,她就沒有打消過離開的念頭,拖到施老夫人離世和王妙娘回來,了無牽掛,拍手走人。
他真是親手養出了一個好妹妹。
王妙娘見他目光陰鷙得嚇人,眼裡血絲遍布,定定地落在自己身上,俊臉發青,薄唇抿成了直線。
「去找那條漁船。」
顧淮安冷聲吩咐人,「上天入地,我也把她揪出來。」
那艄公艄婆過來,在顧淮安面前磕頭,所述之言和王妙娘都一一吻合,只說了那夜情景,第二日船到瓜洲,趙月兒換了一身衣裳上岸。
「你們真是母女情深竟然還這樣幫她。」
顧淮安冷笑,「你從施家逃出去我沒追究,這回還縱她出逃,你眼裡,是不把我這個施家家主當人看?
你又知不知道,你那個桂郎,就是她要從你身邊踢開,讓你無依無靠,再求着回施家來的?」
王妙娘聞言,如一桶冰水從頭潑下,抖了抖唇:「我她她從未提過我不知道」顧淮安嘆了口氣,疲憊靠在椅圈,她早有逃走之意,不能再照顧喜哥兒,又不想喜哥兒一人孤零零,將王妙娘逼回家,把母子兩人湊在了一起。
早就伺機等着,看着,一邊溫情款款,一邊覷着空兒,往他心上捅刀子。
「她可能可能去了金陵我回施家後,她有問過我當時是如何走的,又問金陵物產,人情交際我有一次隱約聽她低聲說了句去金陵瞧瞧那兒人煙湊集,想必一個人也容易過活」王妙娘囁嚅,「她也說她日子過得不開心,羨慕我當年一走了之所以我才」南直隸,沒有比金陵更好藏人的地方,三十一座城門,幾十條大街,幾百條小巷,百萬居民,三教九流聚集,藏在一個小角落裡,很難尋人。
她怎麼可能去金陵?
原本他就要將她帶到金陵去。
顧淮安慢慢坐起來,垂着眼。
她無依無靠,除去金陵,還能去哪兒,金陵有人,有趕考的張圓、方玉和況學她若私下和其中一人聯繫她就是在金陵出生的,三番兩次要往金陵去,是不是對此地有些許好感若是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呢?
顧淮安顧不及發落王妙娘和芳兒,將家裡拋下,備快舟去金陵。
新宅子那邊有順兒在,也要送信讓他們去找,先頭趕去瓜洲找人的下仆查了一圈,真有那衣裳和模樣的女子登上了往金陵去的船。
在人海茫茫的金陵要找一個人並不容易,他沒有權勢在手,也只是普通人家,靠着他的一腔心血和為數不多的人,尋找一個人的蛛絲馬跡。
但她真的在金陵出現過。
在當鋪里,她抵過兩身衣裳和一件首飾,換了二十兩銀子,當票上的簽字畫押,明明白白是她的筆跡。
她跟掮客去看過屋宅,一處褊窄的小屋,安安靜靜,四鄰和睦,但因租錢不合心意,躊躇再三,還是謝絕了,說是去其他處再看一看。
她似乎也出現在楊宅門前,站了一會,聽說只是輕飄飄的一個背影。
後來,便徹底的銷聲匿跡了。
她沒有去找過張圓等人,顧淮安找人暗地裡盯了很多日,是真的沒找過,還是其中有隱情,她藏身在何處,是不是隱匿在一旁,靜靜看着他忙碌。
關心則亂,他敏銳多疑,此時卻猶如困獸,向來只有他折磨人的時候,從來沒有被人這樣折磨過。
顧淮安在金陵找了整整一個月,熬得形銷骨立,面容越來越冷,眼神越來越陰鷙,家裡的下人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趙月兒其實只在金陵停留過兩三日,顧淮安到金陵那日,她恰好出城。
這一路時間很長,她要很仔細,需要足夠長的脫身時間。
要去的地方,是吳江。
這幾日在路上都有些腹痛,離開金陵那日,只覺肚子墜得厲害,兩個小丫頭扶住她,見她臉色蒼白得厲害。
這月的月事匆匆提前,格外的腰疼腿乏,趙月兒雇了一輛馬車和老車夫,從金陵出城去吳江。
兩地間隔三百餘里,沿着行人絡繹的官道,有個五六日的行程,趙月兒讓小玉穿了男裝,描粗眉毛,扮做小廝,小雲做小丫鬟隨伺左右,她活動不便,索性換了一身寬鬆衣裳,肚子里塞了包袱皮,扮作懷胎歸鄉的婦人。
又特意去燈籠店,買了兩個紮實燈籠,懸了鈴鐺,燈籠上寫了宋字,掛在馬車檐角。
她假扮他人的時候,自然有股渾然天成的真實,路邊茶棚里,旁人看着下人仔細攙扶來一位捧着肚子,面色蒼白又神思倦怠的年輕婦人,見她身子骨弱,都小心避讓着,唯恐鬧出些事情來。
她吃飯喝茶也很仔細,不是挑剔,略有些講究,旁人偷眼看她的時候,她也會回望,眼睛盯着人,帶着些微笑意,摸摸自己隆起的肚子,遇見同行的婦人,撞着機會,還會主動攀談兩句,說些家長里短。
小玉和小雲站在一旁,頗有些目瞪口呆的樣子,哪裡見過這樣的主子,前一日聽她說自己是行商女眷,後一日又聽她說是讀書人家,一會兒訪親,一會兒歸家,小玉跟她在身邊,悄悄問:「夫人,您剛才說的,是真的么?」
趙月兒微笑着捂着她的嘴。
不管做什麼,最緊要的是有底氣,假的也能說出幾分真來。
這次的月事,淅淅瀝瀝伴了一路,趙月兒也算是從金陵安然躺到了吳江。
離開吳江時她已經七歲,口音雖然已改,有些東西還模糊記得,又一直和王妙娘作伴,私下王妙娘會偷偷講些吳江舊事,七七八八,趙月兒還記得不少。
吳江是富庶之地,有四鎮十市,水道縱橫,湖盪密布,沃土宜農桑。
因此也盛產絲綿絹羅,綢絲牙行千百餘家,也是南直隸的水驛之沖,多驛站、多酒館、多邸店、多勾欄。
此地人口稠廣,戶籍八萬,三十六萬人口,繁華之外,也有鬧中取靜的地方,湖光山色,農桑水田,是個宜居之地,歸隱之所。
趙月兒到吳江,是歸鄉的婦人,吳江有很多這樣的女子,被外地人娶去為妻作妾,後來不如意,又孤身回到吳江來,可能依傍親眷,也可能歸於風月,旁人的目光也沒有太多的詫異。
落腳的地方叫小庵村,背靠梅澤湖,河道如織,村民多以打鐵為主,前頭還有一個大庵村,大庵村以養蠶生繭為生,小庵村多是遷來此處的外鄉人。
租的屋子是一個叫黃四婆的老婦人家舊屋,屋後就是梅澤湖,樹下一片桑林,四鄰都是養蠶人家,每日晨昏,有女子呼朋引伴去採桑葉,其餘時間,只聽見家家戶戶的機杼聲。
購置了柴米油鹽,衣裳被褥,手頭的銀兩便所剩無幾。
日子終於安頓下來,她卻有些頭疼腦熱的小症,身子總犯懶,長夏酷熱,夜裡總有睡不着的時候,是真的睡不着,越深的夜裡,腦子就越清醒,什麼都記得,一幀幀一幕幕,輾轉總難眠。
起先那幾日,從日到夜,沒有闔眼的時候。
天太熱,屋裡太悶,蟲蟻太多,床很硬,衣裳太粗糙,無一處順心。
水邊的花蚊子,叮在素白的帳子外,虎視眈眈盯着她,冷不丁被咬一口,到處都是痛的,痛到心口來,撓得破皮出血,還是止不住痛癢。
兩個小丫頭與其說是婢子,倒不如說是孩子,懵懵懂懂,根本顧及不了她。
她過慣了錦衣玉食,慣於有人服侍。
要戒斷,很痛苦。
她依靠吃東西來緩解自己的情緒。
不斷的吃,小玉管着一日三餐,很會尋吃食,水裡的蝦蟹小魚,田裡的菜根瓜果,桑葚野果。
心情總在反覆,低落又高漲。
有時候,迷迷糊糊之間,她能聽見有人低聲喚她,唇齒纏綿,還有千迴百轉的低吟。
她嚇到顫抖,久久不能自抑。
後來她就白日昏睡,夜裡清醒着,守着窗戶看景,月色之下,梅澤湖照耀得如琉璃一般空靜。
眠鷗宿鷺,闃然無聲。
這湖她記得自己來過,跟着王妙娘,自己跌進水裡,被漁民撈起來,所以印象尤為深刻。
後來空蕩蕩的屋子實在坐不住,她也敢冒險出去在水邊走走,看見水面自己的倒影,披頭散髮,面色蒼白。
不能恨,也不能愛。
想恨的時候,會想起那些千依百順、柔情蜜意、耳鬢廝磨。
想愛的時候,會想起那些隨心所欲的折辱,硬生生將自己掰斷,捏在手心裏搓揉。
可像她這樣自私的人,為了一份優渥生活,瞞騙撒謊,曲意討好了十年,為什麼就不能忍受呢?
不能忍受他輕而易舉破壞自己的親事,不能忍受他的肆意強佔,不能忍受他一次次把她捏在手裡,不能忍受他在床笫間摁住她的脊樑,不能忍受他用旁的來壓迫她服軟。
她也並非良善,為什麼不能接受他的壞?
就是不能接受。
不想成全他,也不想成全自己。
所以最壞的人,是她嗎?
既要心安理得的享受,又不想放下身段?
趙月兒是被鑼鼓聲吵起來的,遠處隱隱有鞭炮和銅鼓聲,原來是秋闈放榜,前頭大庵村有人榜上有名,府衙里來道賀。
這戶人家家產殷實,趁着家中大喜,做一回善舉,給鄉鄰送糧送蛋。
小玉也急沖沖往前擠,搶了一袋米和幾個雞蛋果子回來,喜滋滋進屋:「今日真是個好日子,正好家裡沒米了,我搶回一大袋白米。」
趙月兒翻翻家裡,真的,沒米了,也沒錢了。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