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 第11章 鄭成功與魯王(2)

是幫鄭成功解決了這一尷尬處境。
可是魯王那……
「陛下對都督另有托負。」
年輕太監收起手中聖旨,讓眾人禮畢起身後,又對鄭成功道。
「請天使示下!」
鄭成功也疑惑地拱手
太監又拿出另一份旨意到身前,卻是沒有再念,而是遞與鄭成功
「此道旨意乃是陛下交代,本該與魯王殿下的,但慮及魯王尚在浙東,路途難通,故讓都督代為轉達。」
鄭成功劍眉皺起,雙手恭敬接過聖旨。
旨意並未密封,本就展開着,內容清晰可見
「改魯王朱以海封為吳王,督南直隸、浙、閩三省軍政事,允開府治事。」
鄭成功不禁驚駭萬分
這……是老朱家皇帝能下的聖旨?
不僅沒有追究魯王所謂「監國」,對於天子而言稱得上叛逆的行為,反而委以軍政大權,突破了二百多年來大明嚴防藩王篡權的慣例。
要知道,當年崇禎時期社稷危難時,遠在南方的唐王忠心耿耿,響應勤王號召,帶着招募而來的一千鄉勇,進京勤王。
結果半路崇禎帝聽聞消息後,第一反應就是下令遣散其人馬,奪了其兵權後,下詔問罪,把遠道而來的唐王直接軟禁。
這種政策導致的後果自然就是自永樂以後大明朝的藩王們基本進入了養豬狀態,京師淪陷後,無論是面對農民軍的攻城掠地還是清軍的南下攻伐,這些每年耗費朝廷一半賦稅圈養起來的藩王不僅沒有起到什麼積極作用,反而成為了別人補血的超級加油包。
但奈何無論是弘光還是隆武,這種提防不僅沒有減弱,而且還變本加厲。
要知道,清軍南下,弘光覆滅後,剩下各地抵抗力量為了豎起大旗集合周邊力量,整出了不少所謂「監國」,而這些養豬養出來的藩王自然也沒多大能耐,倒是互相攻訐,自我消耗,導致清軍能夠各個擊破。
如今,這位南方的新天子雖然是萬曆嫡脈,是先皇近支,在隆武朝廷覆滅後繼承大統倒是理所當然,但畢竟也是藩王出身。按照過去的劇本,遣使跑到在浙東自稱「監國」的魯王朱以海這裡來,大概率也應該是為了興師問罪
可讓鄭成功驚訝的是這位新天子不僅沒有對魯王以及支持魯王的鄭氏一系責難,反而通過加封確立了魯王和他鄭成功在直、浙、閩三省抗清的領導地位。
要知道,在新皇登基,並且還御駕親征,於潮惠之間大勝清軍後,在這一捷報向各地傳播,振奮了各地抗清力量的士氣同時,也讓魯王監國一系陷入了一種莫名的尷尬。
是趁機承認南方朝廷,自去監國名號,還是繼續分庭抗禮,不予理會?
若是之前南方朝廷勢力範圍不過只是在兩廣徘徊也就算了,只要雙方沒有接觸倒也可以沉默以對,而如今新天子的大軍已經殺到閩南了,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中,雙方的接觸恐怕已經難以避免了。當此之時,南方新天子的態度就變得重要起來。
如果新天子當真下旨向魯王和鄭氏一系呵斥一通,乃至視為寇讎,以其潮惠大捷之後的威望,恐怕浙、閩一帶的抗清勢力將再次陷入分裂和混亂。
歷史上也確實如此,兩方的對立與互不來往直接導致了以張煌言、鄭成功等為首的魯王一系抗清力量未能和以李定國、高一功等為代表的永曆一系互相配合,而是各自為戰,最終被清軍各個擊破,令人扼腕嘆息。
現在新天子一番封賞,算是徹底給雙方關係定下一個基調,其潛台詞就是「過去的事情概不追究,你們如今的地位我也承認,當下以抗清為重,雙方衝突的事情先放在一邊。」
這就讓鄭成功頗為嘆服了,這樣的魄力與胸懷,說是與太祖、成祖相比,也不算過譽啊!
「臣領旨!」
鄭成功躬身恭敬地用雙手接過旨意

猜你喜歡